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俗讲

俗讲

一种讲唱艺术。寺院僧侣为弘扬佛法,多有讲经之举,以讲释经文要义为主,其后由于经文艰深,不易普及,于是产生了俗讲,以讲说佛经故事为主,不限于宗教经义,对象也为世俗男女。俗讲的讲经文是释门承袭儒家讲经的体制。汉代经师,师徒传授,讲经传道,本以经师与都讲合作讲经的方式,讲经不仅由都讲念诵白文,经师加以解释,而且听众还须提问,与经师辩难。这是一般听众难以做到的,因此在寺庙的讲经便向通俗化方向发展,不得不抛开“演空有之义”,代之以说说唱唱,以达到“悦俗邀布施”的目的,只不过讲经仪轨未变,仍由都讲、法师共同完成讲说,所以讲经文中仍然要具备某些彼此呼应的特征。俗讲使用的讲经文是按正常讲经形式进行的,同样要把全经分成序分、正宗、流通的程序。可见俗讲虽有“悦俗”之意,仍要遵循一般讲经的形式,这样才成为俗讲的讲经。现在流传下来的讲经文,是法师使用的底本,所以在抄录时对经文往往是节抄,如《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抄录经文时这样写道:“经云‘诸宝台上’乃至‘以为供养明净明德佛’。”其格式则可省作“××××乃至××××”。

猜你喜欢

  • 张季直

    【介绍】:见张南史。

  • 郤堂桂景

    犹郤诜丹桂。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介绍】:罗隐《中元夜泊淮口》诗句。中元,指中元节,即阴历七月十五日。俞陛云曰:“上句谓江乡卑湿之地,每多雾露,凉秋倚棹,觉窗前雾气,漾灯晕而迷濛。用一‘侵’字,见雾露之深也。下句谓游鱼避舟楫往来,当

  • 随宜

    随便;马马虎虎。王梵志《寺内数个尼》:“只求多求财,余事且随宜。”白居易《自咏》:“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 崔行先

    【介绍】: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仕历不详。德宗时人。建中、贞元间,曾居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幕及王虔休幕。《全唐文》存文十篇,均为佐幕时所撰表状。事迹据其文推定。

  • 胡宿

    【生卒】:995—1067【介绍】:北宋人。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仕扬子尉、宣州通判、湖州知州、两浙转运使、翰林学士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卒谥文恭。《宋史》

  • 唐代的七言古诗

    王锡九著。1991年7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5.1万字。唐代七古,历来受唐诗研究者重视,但系统研究不多。该书为唐代七古的第一本论著,具有研究题材上的开拓创新意义。该书视野开阔,其序论部分是全书的论纲

  • 八景舆

    传说仙人所乘车名。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仙道有八景之舆以游上清。”无名氏《太清宫乐章·序入破第一奏》:“一奏三清乐,长回八景舆。”

  • 湘州

    州名。即潭州。晋永嘉元年(307)置,治临湘(今长沙),隋开皇九年(589)改称潭州。贾岛有《蒋亭和蔡湘州》诗。

  •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介绍】:王昌龄作。崔少府,即崔国辅,时任山阴(今浙江绍兴)尉。少府,即为县尉的别称。孟浩然于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一年(730—733)漫游吴越时,作有《江上寄山阴崔国辅少府》等诗,王诗亦当作于此时。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