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声诗

唐声诗

任半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上、下册,88.2万字。该书是继《唐戏弄》之后,作者的又一巨著,是综合研究探讨唐代诗乐及唐人歌诗实况的一部专著。作者明确指出:“‘唐声诗’,指唐代结合声乐、舞蹈之齐言歌辞——五、六、七言近体诗,及其少数之变体;在雅乐、雅舞之歌辞以外,在长短句歌辞以外,在大曲歌辞以外,不相混淆。”声诗以其特点齐言体与唐曲子及大曲内之杂言体对立,主要断代在唐,而下及五代。全书在“唐声诗总说”之后,分上、下编。上编建立理论,兼表历史,包括“弁言”和十二章:一、范围与定义;二、构成条件;三、形式;四、歌唱;五、舞蹈;六、与大曲关系;七、与长短句辞关系;八、杂歌与声诗;九、杂吟与声诗;十、待订资料;十一、纪事;十二、平议。附“声诗集凡例”和“声诗集编余札记”。下编著录格调,除“弁言”、“凡例”外,对十七类、一百三十四调、一百五十六格唐声诗逐一辨别考论。每调除录声诗作者和原文外,又分提要和考订两部分。提要部分,有“创始”、“名解”、“调略”、“律要”四项,乃每调所必备;有“别名”、“音调”、“体别”三项,则视资料或个别情况增加。考订部分,有“辞”、“乐”、“歌”、“舞”、“杂考”五项,为其纲领。五项中“辞”乃每调所必备;余四项之有无与详略,则视资料而断。后附“声诗格调图谱”三十一种。全书资料宏富,考订精审,条分缕析,眉目清楚,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自成体系,多所创获,是唐诗研究的重要成果。

猜你喜欢

  • 伯禹庙

    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山禹陵右侧。始建于南朝梁。孙逖《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 四分五裂

    指分散破碎。柳宗元《龟背戏》:“四分五裂势未已,出无入有谁能知。”

  • 聱书

    文集。唐沈颜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沈颜《聱书》十卷,《郡斋读书志》卷四同。《宋史·艺文志七》除《聱书》外又著录《陵阳集》五卷、《解聱》十五卷。其集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十一

  • 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介绍】:秦韬玉《春游》诗颔联。小梅香、柳垂阴,黄莺啭、白马嘶,写出春天丰富多彩的景象和诗人闲逸兴奋的心情。妙在景多而不乱,自成有机的境界。

  • 韩昭胤

    【介绍】:五代诗人。胤,宋人避讳作裔。生卒年、籍贯不详。后唐长兴三年(932)为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幕判官。清泰元年(934)迁左谏议大夫,充端明殿学士。历刑部尚书。二年(935),迁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

  • 熊孺登

    【介绍】:一作熊儒登。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元和中进士。曾任诸镇从事。与权德舆、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戴叔伦等有交往。《全唐诗》存诗1卷,录诗31首,其中《寒食》诗实为王建百首《宫词》之一。

  • 西旅獒

    《书·旅獒》:“西旅献獒。”孔传:“西戎远国贡大犬。”后以“西旅獒”代指远方国家的贡品。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

  • 寄人二首

    【介绍】:崔道融作。用五言绝句形式,抒写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首篇言春意阑珊,江头风骤雨急,使人更添相思之苦;次篇以江水引起客情,以落花写出内心别恨,怨而不怒。二诗神形相得,意象天成,淳和甘美,余味悠

  • 永嘉上浦馆逢张客卿

    【介绍】:孟浩然作。见《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 剖竹

    见“剖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