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登楼

登楼

【介绍】:

①(全)朱斌作。题注:“一作王之涣诗。”而在题王之涣作《登鹳雀楼(全)》诗下注云:“一作朱斌诗。”按:此诗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国秀集》卷下,作“处士朱斌”诗,题为《登楼》,与《登鹳雀楼》诗只异一字,“一层楼”作“一重楼”,余均同。而《国秀集》卷下又收王之涣诗三首,不及此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二引唐人所著《翰林盛事》则云:“朱佐日,(吴)郡人。两登制科,三为御史。……天后(武则天)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北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赐彩百匹,转侍御史。”而《吴中人物志》卷七又云此诗为朱佐时作。芮挺章为玄宗时人,据考朱斌、朱佐日、朱佐时、王之涣皆同时人。故当依《国秀集》作朱斌诗为是。诗前二句写登楼所见,白日西沉,黄河东流,是实写地势之高,所见之远;后二句则转为虚笔,原来前之所见,并非最高处所见,暗中将楼之高更推进一步,更上层楼的景致,则留待读诗人自家想象。整首诗写得气势阔大,有包举一切之概,后二句更以其蕴含哲理,成为千载传诵的名句,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②(全)杜甫广德二年(764)春在成都作。东汉末年王粲伤乱离而作《登楼赋》,诗题取意于此。“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为全诗纲领,余则皆从此生出。“花近高楼”,本可凭高饱览大好春色,却说“伤客心”,盖因正当“万方多难”之故。颔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景,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情事。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但因作者取景壮阔,故虽伤心而无衰飒之气,又因作者爱国情深,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故情虽伤而不流于悲观。纪昀曰:“何等气象!何等寄托!如此种诗,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瀛奎律髓汇评》卷一)③(全)羊士谔作。此诗当是元和三年(808)诗人被贬为巴州刺史以后所作。诗题为“登楼”,前三句则纯然写景,末句方点出“登楼”,感秋风而思故园之情俱在不言之中,笔法含蓄高妙,写景而有情致。

汉末王粲避乱居荆州,作《登楼赋》,抒发感时思乡之情。后因以“登楼”为客居异乡而思归之典。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之五:“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猜你喜欢

  • 豆卢峰

    【介绍】:唐代诗人。峰,误作岑。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代宗时人。大历五年(770)在潭州,与杜甫有交往,诗歌唱和。当曾为郎中。与刘商友善,刘有《杂言同豆卢郎中郭南七里桥哀悼姚仓曹》诗,并

  • 唐诗选

    ①明李攀龙撰。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李氏作诗力倡“诗必盛唐”,遂自选唐诗,以供他人楷模。全书七卷,选诗人

  • 王仲山

    【介绍】:见王丘。

  • 任希度

    【介绍】:见任赞。

  • 穿针

    古代妇女于七月七日登楼穿针乞巧。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也。”后因以“穿针”为咏七夕之典。李群玉《秋登涔阳城》之二:“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 徐融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五代吴时,为齐王李昪门下宾客。性刚直,因咏雪酒令以“诘朝日出,争奈萧何”讽李昪,被沉于京口江中。能诗。《夜宿金山寺诗》“维舟分蚁队,江市聚蛙声”为时人所称赏。有《

  • 执靮

    握马缰绳。春秋时,柳庄曾用执羁靮来描述跟随卫献公流亡他乡的大臣。事见《礼记·檀弓下》。后遂用作谦称,谓追随王公大臣。韩偓《病中初闻复官二首》之一:“抽毫连夜侍明光,执靮三年从省方。”

  •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介绍】:李商隐作。本篇是作者在桂林郑亚幕府去职后,北返至商洛县时作,表现了作者在仕途屡遭挫折后对理想前途的思考。诗前六句写景纪事,其中渗透对时局变迁和自身遭遇的感慨;后两句抒怀,表明自己虽未得君臣际

  • 荀粲惑溺

    三国魏荀粲字奉倩,与妻子感情极深,专房燕婉,流于沉溺,后妻子病亡,粲痛悼不已,年余亦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载其事,入《惑溺》篇。后因以“荀粲惑溺”为男子沉湎女色之典。李瀚《蒙求》:“王述忿狷,荀

  • 眼界无穷世界宽

    【介绍】:方干《题报恩寺上方》诗句。写登高极目远望,方见世界之大。世界,本佛家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因题佛寺,亦喻佛法无边。语意双关,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