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制
北魏时期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魏初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宗强族有大量隐庇户口,不负担国家赋役。为使豪宗强族的依附民口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动人手,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元宏接受给事中李冲的建议,废止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以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均取乡人强谨者充任。邻、里、党三长的职责是稽察户口、管理属民,征发租调力役。国家对三长有免除征戍的优待。邻长可免役一人,里长可免二人,党长可免三人。三长若任职三年,未有过错,则晋升一级。
北魏时期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魏初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宗强族有大量隐庇户口,不负担国家赋役。为使豪宗强族的依附民口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动人手,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元宏接受给事中李冲的建议,废止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以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均取乡人强谨者充任。邻、里、党三长的职责是稽察户口、管理属民,征发租调力役。国家对三长有免除征戍的优待。邻长可免役一人,里长可免二人,党长可免三人。三长若任职三年,未有过错,则晋升一级。
周成王召集诸侯举行的会盟。又称“岐阳之蒐”。《左传》昭公四年“成有岐阳之蒐”,蒐即检阅诸侯车马,岐阳即今陕西岐山南的周原。《国语·晋语》记载这次盟会的情况说,楚国作为荆蛮,被排除在盟会之外,只能帮助筹
南宋发行的纸币。高宗后期,临安(今浙江杭州)富商先曾印造纸币“便钱会子”。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朝廷在临安置行在会子务,以铜钱为币值本位,面额有一贯、二贯、三贯及二百、三百、五百六种,行于东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庐陵(治今江西泰和西北)人李桓、罗厉,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反抗孙吴的残酷统治。起义军转战各地,坚持二年之久。嘉禾五年,起义军被孙吴中郎将吾粲和将军唐咨镇压,李桓、罗厉被俘。
汉代的一种人口税。民年七岁至十四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出口钱二十,为敬奉皇帝之用。汉武帝改为三岁起征,并增至二十三钱。汉元帝时复为七岁起征。
见“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中俄边界界约。《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签约后,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十一月七日,订立《色楞额界约》,确定了从恰克图向西至沙宾达巴哈的边界。
西晋征收赋税的制度。司马氏政权在实行占田课田制的同时,还颁行了户调式。规定:内地丁男为户主者,每户每年向国家交纳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和次丁男为户主者减半。边郡地区,交纳相当内地数量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
战国时楚将庄蹻(一作庄豪)入滇(今云南)为王一事。楚顷襄王时遣将军庄蹻率兵从沅水灭夜郎(在今贵州境内),至滇池(今云南昆明以南、晋宁东北一带),平定周围数千里之地。庄蹻欲回报楚,适值秦军攻克楚黔中郡(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由拒俄义勇队改组而成。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拒俄义勇队受到破坏后,一部分较激进的留学生如黄兴、陈天华、秦毓鎏等不顾清政府的高压政策,在拒俄义勇队的基础上建立了军国民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爱国运动。沙俄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出兵侵占东三省,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于一年半内分三期撤退其侵占东北的军队。次年,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