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东林党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时、在政争中落职的士大夫也会合拢来。他们在讲习之余, “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并与在朝官吏中的同党遥相应和,结成当时所谓的“东林党”。他们反对宦官把持朝政,要求“公天下于选举”;反对王公贵族对土地的掠夺;反对矿税监的横征暴敛。遭到当朝权贵的仇恨。熹宗时,东林党争更趋激烈,并演成流血事件。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党的反对派都附和宦官,被东林党人称之为“阉党”。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参奏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阉党疯狂反扑,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东林党人惨遭捕杀。在这一斗争中,东林党人得到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在锦衣卫搜捕周顺昌时,苏州居民在颜佩韦等五人领导下,聚众数万,执香为周顺昌乞命,并殴打锦衣卫人员。阉党为进一步迫害东林党人,编造了《东林点将录》、《同志录》等黑名单,大肆捕杀、放逐东林党人。思宗即位后,杀魏忠贤,惩治阉党,党争才告一段落。

猜你喜欢

  • 新朝

    朝代名。亦称新莽。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外戚王莽为新都侯。后王莽执秉汉政。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即以新为国号。开国时,承西汉版图,东、南至于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葱岭一带,西南

  • 南齐

    朝代名,南朝之一。肖道成建立,为和北朝的北齐区别,史称南齐。宋后废帝刘昱时,肖道成因平叛有功,晋升为中领军、尚书佐仆射,执掌刘宋军政大权。后杀掉后废帝,立顺帝刘准。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 肖道

  • 禹铸九鼎

    传说禹在划定九州的同时,利用九州的贡金所铸造的九个大鼎,以象征自己对九州的统治权力。

  • 江东犁

    唐代江东地区使用的一种耕地犁。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了这种犁的构造。它由十一个部件构成:犁镵、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槃,用江东犁耕地,欲深欲浅均可,运用自如。陆龟蒙

  • 齐桓首霸

    春秋前期,齐桓公(名小白)继齐襄公后即位。他在位期间(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实行军政合一和新的税收管理制度,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出兵帮助北

  • 红袄军

    金末山东、河北一带农民起义军。因义军皆身着红袄为标志,故名。参见“杨安儿起义”、“刘二祖起义”、“李全起义”。

  •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通称《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大臣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共十六款,附

  • 皇祐佃客逃移法

    北宋仁宗时为限制川峡一些地区官庄与私人佃客逃移的两项专法。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颁布。规定:①夔州路(治今四川奉节)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各地一律不得准其居停,官府须将他们一律“勒归旧处”。②施(今

  • 西辽

    辽亡后契丹贵族在今新疆、中亚一带所建政权。保大四年(公元1124年)七月,辽皇族耶律大石乘天祚帝逃亡在外, 自立为王,率兵西迁。公元1131年在叶密里(今新疆塔城附近)称天祐皇帝,又号古儿汗(或译葛尔

  • 李全起义

    金末鲁中红袄军农民起义,领导者北海(今山东潍坊)人李全,尝以贩牛马为业,长于骑射和舞弄铁枪,因号李铁枪。宋开禧北伐时,曾以弓手参加义军,配合宋军收复涟水(江苏今县)。继在潍州(今山东潍坊)、临朐(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