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

辽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而设置的四处行帐,犹汉族皇帝的行在、行营。辽建国后,皇帝按四时外出游猎,以契丹内外大小臣僚及部分汉官随行扈从,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以为驻跸之所。捺钵初无定制,至圣宗朝,始有固定地点,并趋制度化。春捺钵在长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主要于附近河泊中钩鱼及捕猎鹅雁;夏捺钵在永安山(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西)或炭山(今河北沽源境),避暑纳凉,张鹰游猎及与北南面诸大臣会议国事;秋捺钵在庆州(今内蒙古林西县北)之伏虎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东南之广平淀猎虎,与北南面大臣议国事及接受外使朝贺。四时捺钵制使契丹贵族能在接受汉族文明的同时,不废鞍马射猎,保持勇健武风。而夏冬捺钵又成为辽帝定期会见北南面大臣、决定军国大事的政治中心。

猜你喜欢

  • 高邑之战

    五代时,梁、晋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后梁朱全忠欲平河北,遣大将杜廷隐率兵占据成德镇的深(今河北深县西)、冀(今河北冀县)二州。成德节度使王镕(镇州、冀州)、义武节度使王处直

  • 租庸调法

    唐代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包括田租、力庸和户调三项,故简称租庸调法。征收的原则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其法初颁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武德七年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体

  • 王恭、桓玄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安帝白痴,司马道子辅政,王国宝参掌朝政。国宝主张削弱地方军镇势力,引起王恭、殷仲堪等人不满。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王恭

  • 史弥远政变

    南宋宁宗时对金妥协派发动的政变。韩仛胄北伐失利,金国分兵九路大举南下攻宋,并要挟南宋割地称臣及献首谋北伐之臣韩仛胄等人头颅。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礼部侍郎、主和派史弥远遂勾结参知政事钱象祖

  • 新军

    清末编练的近代化陆军。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深感湘、淮军已不足恃,决定筹练新式军队。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派胡燏棻于天津小站募集五千人,分编为十营,以西法进行训练,称定武军,是为清政府编练新军

  • 柳条边

    清初在今辽、吉两省,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亦称柳墙。清入关后,把东北视为祖居圣地,列为禁区。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是满族“祖宗肇迹兴王之所”,是其最早的根据地。清初,关内斗争形势复杂,阶级矛

  • 世袭领兵制

    孙吴政权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利益,允许将领握有私兵,并且还不断将士兵赐给将领,以换取支持。诸将领皆世袭,父死子代,兄死弟代。士兵与将领具有特殊隶属关系。士兵视将领为主人,将领视士兵为私属。故在孙吴,将领

  • 袁绍尽灭宦官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官僚士大夫与外戚相联合,数欲灭宦官而夺其权,但没有成功。出身于官僚贵族世家的汝南(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人袁绍,于中平六年 (公元189年)少帝刘辩继位后,谋与何进诛灭宦官。但机谋泄

  • 洛阳兵变

    五代时,后梁末帝朱友贞利用禁军杀兄夺位的事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全忠第三子朱友珪杀父自立,称帝洛阳,引起诸弟及朝臣不满。次年,驻守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朱全忠第四子、均王朱友贞阴谋夺取皇位,遂

  • 韩信破赵

    韩信用背水阵打败陈余,攻灭赵国的一次战役。楚汉相争,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为了迂回夹击项羽,刘邦派韩信率兵攻打魏、赵、燕、齐四国。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 韩信率兵攻赵。赵王歇和赵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