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沽之战

大沽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在大沽抗击侵略者的三次战斗。1858年4月(咸丰八年三月)英法联军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余,在额尔金和葛罗率领下麇集天津白河口外,并于5月20日(四月八日)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毙伤敌军官兵数十名,击伤敌舰三艘。清军死伤官兵四百许,直隶总督谭廷襄等高级官员、将领逃跑。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直逼天津城下,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6月(咸丰九年五月)英法美三国公使借口进北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共率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许抵大沽口外,无视清政府指定其在北塘登陆经津赴京的通告,坚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6月25日(五月二十五日)闯入大沽口, 轰击炮台,陆战队强行登陆。僧格林沁所部守军奋力抵抗,激战一昼夜告捷,重伤英舰队司令阿伯,毙伤敌军四百六十余名,击沉敌舰四艘,伤六艘,敌军败退。经此挫败之后,英法调兵遣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对侵略者却采取“抚驭”政策,不事认真防御。1860年8月(咸丰十年六月)英法联军在防务空虚的北塘登陆,攻占塘沽。8月21日 (七月五日)敌马、步兵万余抄袭大沽炮台,海上敌舰配合作战,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力战捐躯,僧格林沁见大势难支令全军撤退,大沽失陷,侵略军遂于8月24日(七月八日)占领天津。

猜你喜欢

  • 大运河

    我国古代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之称,始于宋代,元、明以后渐成通称。唐朝以前则将运河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等。但一般所称的“大运河”,则特指隋炀帝时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

  • 更名田

    又称更名地。清政府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下令,将一部分原来明藩王所占土地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永为世业。即承认农民对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号为更名田。第二年,又鉴于更名田内, “输粮之外,又纳

  • 抗俄铁血会

    清末创建于东北的抗俄反清革命组织。创建者为河北丰润人丁开嶂,京师大学堂第一班毕业生,曾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丁开嶂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慨,与朱

  • 张格尔叛乱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借新疆维族人民对清朝统治不满而发动的叛乱。张格尔从小在阿富汗受英国的培养,长期在边疆进行活动,多次被清军击败。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张格尔又窜入南疆, 八月,

  • 谶纬

    汉隋之间流行的谶录图纬占验术数之书。亦称图纬。谶是巫师或方士伪托神灵而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的图书符篆,作为吉凶祸福的符验或治乱兴衰的征兆。纬是对经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假托神意或圣人先师之说而编集的解释

  • 乡兵

    我国封建时代地方之民兵。其名称因时因地而异。一般为边战守,边耕种,不脱离生产。主要用于镇压人民反抗和抵御别族压迫骚扰。多由当地地主豪绅直接掌握。宋承五代之制,建立乡兵,有弓箭手、士丁、弩手等多种名目。

  • 南诏

    唐时云南白族和彝族的先民联合境内其它民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唐初,云南境内主要有“白蛮”和“乌蛮”,居住在滇池和洱海一带。乌蛮有六部,首领称诏(王的意思)),故称六诏。为了牵制吐蕃势力扩张,唐扶持南诏,

  • 成都之战

    刘备进攻益州牧刘璋的战役。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璋之邀,入蜀镇压汉中以张鲁为首的农民政权。刘备率军三万驻屯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不肯与张鲁交战,意在保存实力,伺机

  • 废分封设郡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地方行政的重大改革。中国自西周以来实行分封制。诸侯世袭,形成尾大不掉、地方割据的局面。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与县平行。战国

  • 北宋

    宋朝之前段。参见“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