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起义
东晋末年农民起义。掌握东晋朝廷大权的司马道子父子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下令强征浙东八郡“免奴为客”的丁壮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当兵,称之为“乐属”。农民一入军籍,则终身当兵,世代当兵。故而激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时天师道首领孙恩,率徒众百余人,避难于海岛。乘农民反抗征兵之机,率众登陆,攻陷上虞(治今浙江上虞),杀县令。尔后攻克会稽(治今浙江绍兴),杀内史王凝之。东南八郡农民纷起响应,加入孙恩队伍, “旬日之间,众数十万”。朝廷派谢琰、刘牢之率北府兵镇压。官军攻破会稽,孙恩率起义军英勇抵抗,后退回海岛。次年五月,孙恩率众于浃口(今浙江镇海东南)登陆,克余姚(治今浙江余姚)、上虞和邢浦(今浙江绍兴北)。在山阴(治今浙江绍兴西南)战败谢琰军队,阵斩谢琰及其二子。朝廷震惊,急命刘牢之阻击农民军。孙恩率众撤回海岛。隆安五年二月,孙恩再次从浃口登陆,进攻句章(今浙江宁波南)。再攻海盐时,孙恩失利,遂率军北上,攻克扈渎(今上海),杀吴国内史袁山松。时义军有水军十余万人,战船千艘。孙恩溯江西上至京口(今江苏镇江),旋即进军建康。朝廷急忙调兵遣将入卫都城,孙恩转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又北上攻克郁州(治今江苏连云港东),俘东晋大将高雅之。刘牢之率北府兵进攻起义军,农民军损失万余人,孙恩被迫返回海岛。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三月,孙恩第四次率义军登陆,攻临海失败,损失严重。因缺少给养,加之疾病流行,孙恩及其家属与部众百余人,皆投海而死。农民军仅剩下数千人,暂时转入低潮。后有卢循等继续领导义军余部坚持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