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崔浩之狱

崔浩之狱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诛杀汉族世家大族的一起大案。崔浩(?—公元450年), 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好文学,博经史,工书法,长于天文、历学、曾制定《五寅元历》;历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官至司徒。崔氏为北方汉士族之首,浩对中原士族人物,多所荐拔,起家为郡守者数十人。但由于自恃才略,专擅朝权,发展汉族士家大地主的势力,在政治上与拓跋氏统治者的矛盾,日渐加深。神䴥二年(公元429年),诏其续撰国史,且令务从实录。浩领旨后,与弟崔览及高谠、邓颖、晁继、范亨、黄辅等人,共参撰叙,成《国书》三十卷。著作令史闵湛、郄标劝浩立石碑刊载所撰国史。浩在取得太子拓跋晃的赞同后,用功三百万,立石方百三十步,刊《国书》于石上。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焘以其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街路, 暴露国恶,处之以死刑,并灭其族。同时,与其有联姻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并遭灭族之祸。浩之僚属以至僮吏一百二十八人,亦惨遭杀戮。崔浩之狱,是拓跋氏稳定北方统治后,对中原汉族世家大族的一次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昆陵都护府

    唐羁糜都护府名。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灭西突厥之后,于碎叶川以东地区设置,管理五咄陆部落,隶属于安西都护府。辖境约当今巴尔喀什湖以东至新疆准噶尔盆地及伊犁河流域一带。武则天垂拱年间(公元685年

  • 上林三官

    官署名。又称水衡三官。因设于由水衡都尉掌管的上林苑中而得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三铢钱、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此时上林三官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后,上林三官划归

  • 唐赛儿起义

    明初山东农民起义。洪武末年以来,青州(今山东益都)接连灾荒。“靖难之役”中,山东又是主要战场。永乐时,为修建皇宫、开凿会通河,对蒙古用兵时运送粮饷,从山东征派数十万民夫。农民深受苦难。永乐十八年(公元

  • 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即秦始皇)的故事。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忧虑秦兵压境,乃派荆轲谋刺秦王。荆轲及其副手秦武阳携带秦国逃亡将军樊于期的头和督亢(今河北涿县东,跨有涿县、固安

  • 宗泽守汴

    宗泽,字汝霖,宋金战争中宋朝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靖康时曾在磁州(今河北磁县)招募义勇,力阻金军南下。后又率部进援京师,屡挫金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六月,以七十岁高龄,被李纲推荐受任东京留守、知

  •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

  • 王世充政变

    隋大将王世充争夺洛阳政权、废越王杨侗而自称皇帝的政变。王世充曾率军镇压朱燮、管崇、孟让、格谦、卢明月等农民义军,深得炀帝宠信。后受炀帝之命,率兵入中原,抗拒瓦岗军。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在江

  • 湖口之战

    太平军西征中著名战役。1854年(咸丰四年)太平军西征受挫,退出湖南,湘军步步紧逼,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罗大纲增援,双方在九江、湖口集结重兵决战。太平军先撤湖口守军,诱使湘军水师一百三十余只快船冲入鄱阳

  •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贪婪残暴,任用荣夷公作卿士,实行专利。国人不满,发出怨言,厉王又使卫巫监谤,用武力压制舆论,使得矛盾激化,国人相与叛变,武装袭击厉王。

  • 大足教案

    四川大足县人民于1886、1887年(光绪十二、十三年)在灵官庙会期间连续捣毁龙水镇等地教堂。1890年 (光绪十六年)法国教士重建教堂峻工后,强令大足知县桂天培严禁庙会期间迎神赛会,并派兵守护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