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张骞,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奉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原居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后迁至阿姆河上游阿富汗北部地区)合击匈奴的使命,率百余人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拘留达十余年。后伺机率部属逃离匈奴,越葱岭,至大宛(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抵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终达大月氏。因大月氏占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故地后,已不愿再攻打匈奴。张骞停留活动一年多,未有结果,只好回国。归途又被匈奴扣留。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 乘匈奴内乱,只与堂邑父回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概况及所见所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朝在河西 (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设立酒泉、武威郡,打开了通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率三百余人,驱牛羊万数,携大批金币玉帛,浩浩荡荡而进。张骞到达乌孙(初在祁连、敦煌间,汉文帝时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之间)后,派副使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乌孙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遣使者随张骞到长安,副使所到的国家亦陆续遣使者到汉京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后达十七年,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完成通西域、孤立匈奴的使命。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沟通和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 许淮屯田

    曹操在许都(今河南许昌)和淮河流域的屯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解决军粮问题,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等人建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许都地区开始屯田,收效很大,这是民屯的开始。

  • 伊利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十三世纪中叶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成吉思汗西征期间即已攻占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公元1231年窝阔台又遣大将搠里蛮西征,攻灭花剌子模算端(意为国王,今译为苏丹) 札阑

  • 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高级官僚机构。据说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朝建立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长, 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初改为相国,西汉末年又改称大司徒。太尉为全国

  • 满蒙五路换文

    日本与袁世凯政府所达成的关于掠夺东北地区铁路权利的秘密协议。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急于登上正式总统宝座,并取得帝国主义对其政权的承认。他派出孙宝琦、李盛铎为特使访问日本,谋求日本政府

  • 国野制

    西周和春秋时期一种体现社会阶级对立的制度。国和野分别指国都和国都四郊以外的地区。国都及其近郊地区的居民称作“国人”,在“野”的农业生产者则称为“野人”。一般认为,国人是各级贵族及其疏远的宗族成员,也包

  • 魏(李密)

    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建立的政权。参见“瓦岗军起义”。

  • 望厦条约

    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国近代史上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美国全权公使顾盛以战争相恫吓,胁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

  • 武宗灭佛

    参见“三武灭佛”。

  • 西门豹治邺

    战国初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一里半)令,破除当时“河伯娶妇”的迷信,征发人民开凿十二条水渠,引漳河水以溉邺田,名闻天下,史称“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 刘瑾专权

    武宗时,宦官刘瑾以及马有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人皆得宠,人称“八虎”。其中刘瑾以内官太监,总督团营,又掌司礼监,权擅天下,威福任情。他的党羽布满朝堂,内阁大学士焦芳、曹元等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