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政事堂

政事堂

(1)唐宋时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唐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商议国事于门下省的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张说为相,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为吏房,二为枢机房,三为兵房,四为户房,五为刑礼房,分别处理各类政事。北宋时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 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地点,都堂亦被称为政事堂。(2)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中枢机构。1914年5月1日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废除责任内阁制,采用总统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 总揽统治权”。据此取消了国务院和国务总理,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作为总统的办事机构,设国务卿一人襄助总统处理政务。1916年5月全国反袁斗争高涨,袁世凯被迫撤销政事堂,恢复国务院,仍采用责任内阁制。

猜你喜欢

  • 泗州之役

    唐末庞勋农民起义军大败唐军的著名战役。泗州(今江苏盱眙)扼通济渠与淮河的汇合口,为兵家必争之地。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十月,庞勋兵围泗州,刺史杜滔负隅顽抗。起义军不断增兵会攻。唐廷亦多次派军增援。起

  • 争国本

    明神宗时因立太子问题引起的争论。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常洛为长。神宗宠爱郑贵妃,意立常洵,乃以“数年后皇后无出,再行册立”为由,迁延不立太子。许多大臣为维护传统的封建继承制,

  • 定武军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派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募集五千人,编为十营,在天津附近小站以西法训练,名为定武军。不久胡燏棻他调,袁世凯接统训练并加以扩充,改名为新建陆军。1914年6月袁世

  • ?葛之战

    春秋初年周王室与郑国发生的一次战争。周平王时,郑武公和郑庄公相继任周王朝卿士,把持朝政,引起平王不满,平王企图用虢公分郑伯之政。后来,双方用交换质子的办法以求矛盾的缓解,但相互间并不信任 (参见“周郑

  • 广方言馆

    方言指称地方语言,称外国语言为方言,寓鄙视之意。(1)1863年 (同治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请仿京师同文馆例,在上海设立, 称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先后设立英、法、日、俄四个语种,并有自然科学课

  • 大楚(张邦昌)

    金朝所立汉奸政权。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六日,占领宋朝京师的金军宣布废徽、钦二帝,北宋亡。三月七日,册立宋前宰相、妥协投降派头目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一说为“楚”),作为其傀儡政权。统治黄河以

  • 策勒村事件

    民国初年沙俄在新疆侵略扩张所制造的中俄交涉事件。新疆毗邻沙俄,不断遭受沙俄侵扰。沙俄借口代管俄侨和商务,在新疆各地非法指派阿克沙哈勒(译意为“商约”、“商头”),从事搜集情报和诱骗中国居民加入俄籍的勾

  • 大仪镇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九月,金与伪齐联兵自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渡过淮水南下。十月,进至扬州大仪镇(今江苏杨州西北)。宋将韩世忠亲率骑兵迎战。命士卒伐木为栅, 自断归路,各持长

  •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通称《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大臣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共十六款,附

  • 周世宗改革

    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公元954年—959年)进行的改革。柴荣乃后周太祖郭威养子。郭威在位期间,已在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了局部改革,国力大为增强。柴荣即位后,又进一步将改革引向深入。在经济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