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瓦岗军起义

瓦岗军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前期为翟让,后期为李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原东郡(今河南浚县南)法曹翟让也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活动于荥阳(今河南郑州)、梁郡(今河南商丘)之间。大业十二年,贵族李密投靠瓦岗军。李密多谋略,有政治远见。他辅佐翟让,联合附近各部义军,设计在荥阳大海寺击杀隋骁将张须陀,声威大振。次年攻克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开仓济贫,饥民从者如流。后又连续击败隋军。翟让推李密为主,称魏公,年号永平,组建了农民政权。孟让、李文相、郝孝德等十多部义军相继归附,众至数十万,控有河南大部郡县。隋炀帝诏江都(今江苏扬州)通守王世充率江淮劲卒赴援东都,与瓦岗军在洛阳地区展开长期争夺。李密重用隋降官叛将,并杀害翟让,致使军心离散,力量削弱。隋炀帝死后,李密又向盘踞洛阳的隋越王杨侗称臣。永平二年(公元618年),李密为杨侗诱使,率瓦岗军与隋军另一主力宇文化及部决战,损失严重。王世充乘机出击,瓦岗军大败,余部入关降唐。李密旋又欲收旧部叛唐,终为唐将盛彦师所杀。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中最英勇的一支,曾多次击败隋军主力,在推翻隋王朝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 一条鞭法

    明神宗时张居正对赋役制度的改革。“鞭”或作“编”、“边”。简称“条编法”。明代自宣德以来,不断改革赋役制度,嘉靖、隆庆两朝,海瑞、庞尚鹏、王宗沐等在浙江、应天(今江苏南京)、江西局部地区曾实行一条鞭法

  • 英德洋款合同

    或称“英德借款详细章程”,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初,清政府按《马关条约》规定筹措第二期对日赔款。英德两国抢先兜揽借款,英国公使甚至以“不惜诉诸武力”要挟清政府。经过激烈争斗,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而

  • 景云之变

    李隆基诛杀韦后及其党羽的政变。韦后毒死中宗以后,欲揽大权。但武则天第四子相王李旦(即前废睿宗)以及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尚有相当势力,是韦后专权的主要障碍。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暗中结交才勇之士,与太平公

  • 吴樾炸五大臣事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决定派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宪政,企图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欺骗群众缓和矛盾,稳固自身统治。对此资产阶级立宪派表示欢迎,广大革命

  • 乌龙会

    明末清初江南农民组织。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推翻明王朝的消息传到江苏后,嘉定、太仓、青浦,上海、宝山等县的奴仆纷纷组织乌龙会,以顾慎卿、吕茂成、陈瑶甫为首,向地主索取卖身契,要求人身自

  •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咸丰六年九月十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在广州黄埔港停泊时受到清广东水师的搜查,所藏海盗和有嫌疑的水手共十二人被拘捕。“亚罗”号为便于走私,雇用一名英国人任船长,并曾向

  • 柴桑之会

    刘备、孙权建立抗曹联盟的事件。长坂战后,曹操占据荆州(治今湖北襄阳)军事重镇襄阳,控制了荆州江北地区,对孙权震动很大。刘备采纳诸葛亮联吴抗曹建议,派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向

  • 海禁政策

    清初为了防范汉族人民以沿海岛屿为依托进行反抗,杜绝“民夷勾结”,危害清朝统治,厉行海禁, “寸板不许下水”。清初对外通商的口岸只有澳门一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始许民得以造船

  • 皖浙起义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陶成章为了组织训练会党人士,于浙江绍兴创立了大通学堂。学生入学后即为光复会员,毕业后仍受学校光复会领导人节制。次年,徐纳捐道员,分派安徽,先后任武备学堂副总

  • 端平更化

    南宋理宗时一次政治改良活动。理宗即位后,权臣史弥远以拥戴之功擅政, 独相达九年。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十月,史弥远死,理宗始得亲政,遂诏改明年为端平元年。命郑清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罢逐史氏亲信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