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转运司

转运司

官署名。唐代始置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间粮米转运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东南诸道粮米、盐、铁、钱币转运事宜。后又有诸道转运使,总掌全国粮米财货转运及出纳,往往由宰相或盐铁使等官兼领,而于诸道分设巡院。宋初为集中财赋,特于地方设专职之都转运使、转运使,总领数路或一路财赋。其衙署称转运使司或转运司、俗称运司、漕司或漕台,而直隶于中央。太宗以后,转运司除经度财赋,又兼有督察地方官吏,乃至边防、治安、了解民生疾苦,直接陈奏于中央之权,渐成府州以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辽、金也于诸路置转运使。金代另于京城设都转运使,总掌钱谷征收、转运及出纳。元、明、清均有都转盐运使,为专管盐务之长管。宋代除转运使外,都转运使、同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皆职责相类而地位不同。又有随军转运使、水陆计度转运使、行在转运使等,皆不常置。诸路或置转运使一员,或有副使,或置判官。

猜你喜欢

  •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由于实行专利和暴虐,被国人驱逐,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诸侯奉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号共和元年。一说由召公、周公临时共管朝政,号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之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

  • 两河山水寨

    北宋南宋之际河北(治今河北大名)、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两路民间抗金义军据点的统称。以农民为主力,并有宋朝部分将士官吏参加。多占据太行山、黄河等有利地形,构筑寨栅,组织抗金武装。最盛时总人数达百万以上,

  •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进一步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和矿产资源,各阶层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经济的瓜分”的收回利权运动。1904年(光绪三十年)粤汉铁路经过的

  • 都水台

    官署名。秦有都水长、丞,西汉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下皆设此官,掌诸池沼。后改称使者。东汉改称河堤谒者。晋代正式设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南北朝时废置不常。肖梁改为太舟卿,北齐亦称都水台。隋炀帝

  • 中美续修条约

    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排斥华工的条约。1879年(光绪五年)美国卸任总统格兰忒利用调停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时机,迫使清政府答应对华工赴美可以“改章办理”。1880年11月17日(光绪六年十月十五日)美国驻

  • 齐行增价

    清代手工业工人向作坊主以及封建政府要求提高工价的一种斗争。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踹匠罗贵领导了“齐行增价”的斗争。康熙四十年的斗争,声势极大,领导人号令一出, “千百踹工景从,成群结队,抄打竟

  • 京张铁路

    北京到张家口间的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路权,英、俄争夺不下,后以中国自办外人不得干预妥协。英俄估计中国无人无钱无力修造京张路,甚至扬言中国修京张路的工程师尚未出生。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李璮之乱

    中统三年 (公元1262年)汉人军阀李璮发动的武装叛乱。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领袖李全之子。金宣宗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李全降宋,后又叛降蒙古。李全死,李璮袭职益都行省。忽必烈即位,加封其为江淮大都督

  • 龙门石窟

    我国著名石窟。亦称伊阙石窟。分布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延续至唐代,历时四百余年。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龛七百八十五,造像九万七千余尊

  • 宋平后蜀

    北宋攻灭四川孟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宋初,孟氏统治下的后蜀境内富庶而政治腐败。宋平荆湖,使后蜀统治集团惶惧无措。权臣王昭远谋与北汉联兵,夺联关陕,御宋保蜀。宋朝侦知此事,便抓住了灭蜀的口实。乾德二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