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郭威改革

郭威改革

五代时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期间(公元951年—954年)进行的改革。唐末、五代之际,武将悍夫把持朝政,统治暴虐,兵变屡兴,战争频仍,刑法苛酷,赋役繁重。辽军不断南侵,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郭威出身贫寒,了解民间疾苦,称帝后即注意革除弊端,厉行新政。在政治方面,他吸取了前四代重武轻文、武将擅政的教训,提倡文治,崇尚儒学,并擢用文臣李谷、范质、王溥等人为相,主持朝政,基本扭转了武人左右朝廷的局面。对功臣宿将、则一反前代姑息迁就、以养其奸的弊端,对其中敢于逞兵作乱、拥兵自重、专横跋扈者,如慕容彦超、王峻、王殷等亲信大将,则坚决翦除;对其中能安分守己、不谋叛乱者,则尽量优容。对贪官污吏,特别是其中的近侍之臣,则严惩不贷,以澄清吏治。又整顿司法,下诏废除了一些滥刑酷法。在经济方面,将官府庄田分给佃户为永业田,改营田户为国家编户,以革除营田之弊;废除“羡余”、“牛租”等苛捐杂税,将牛皮税分摊于田亩之中,以减轻人民负担。郭威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 筹安会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1915年8月在袁世凯授意下,由杨度出面拉拢孙毓筠、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严复等发起组成。该会标榜以“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二者孰适于中国”、“以筹一国之治安”为宗旨的学术团体,

  • 七雄并立

    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连年战争,史称“战国”。其中齐、秦、楚、燕、赵、韩、魏七国强大, 又称“七雄并立”。齐国在东方,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

  • 和尚原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富平(今陕西富平)战役后,金军占据关陕大部,并谋深入川蜀。宋将吴玠、吴璘兄弟乃收集散卒退保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积粟缮兵列栅,为固守计,以扼金军入川要冲。绍兴元年(1131年)

  • 东汉清议

    东汉末年,官僚士大夫中形成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清议的范围很广,上至公卿,下至士人都在被议之列。对于士人的褒贬,可左右乡闾舆论,从而影响到乡举里选,关系到士人仕途官禄的兴衰。因此士人相率用让

  • 衡阳教案

    1862年(同治元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湖南胡作非为,要挟清湖南巡抚以宾礼相待,并在衡阳、湘潭等地强占民产、修建教堂。绅民义愤填膺,发出《阖省公檄》,严斥外国传教士劣迹,并将衡阳

  • 崤之战

    春秋时期秦晋之间的一场战争。秦穆公早有向东扩张的企图,因晋国的阻挡而未能实现。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刚刚去世,晋襄公即位,尚未来得及举行丧葬,秦穆公即乘机派遣军队,由孟明视等三帅统领偷袭郑国。未达目的

  • 白马驿之祸

    唐末权臣朱全忠(即朱温)谋夺帝位,诛杀朝廷名士的事件。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唐朝权臣、梁王朱全忠为减少其称帝阻力,谋除朝廷名臣。宰相柳璨素为朝廷宿臣所轻,盛赞其谋。谋士李振屡举不第, 亦深疾缙绅之

  • 安济桥

    我国现存的古代著名大石拱桥,俗名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故又名赵州桥。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桥单孔,全长50.82米,桥面宽约10米,跨径37.02米,拱圈矢高

  • 三大府

    明代官署名。明初,中央政府建制承袭元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辖六部,总揽全国行政,对皇帝负责,对政务有专决权。设大都督府,置大都督,节制全国军事。设御史台,职掌监察。这三个机构统称“三大府”。为加强

  • 奴儿干都司

    明代在东北设置的地方军政机构。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太祖时设辽东都司。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元朝奴儿干东征元帅府的旧址,即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地方,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