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场战争。公元前579年,宋国华元约合晋楚二国弭兵结盟,事后两国都无诚意遵守盟约,仍然为争夺势力范围明争暗斗。公元前576年,楚进兵郑、卫,郑背晋与楚结盟。晋怒而伐郑,楚恭王亲自领兵救郑,晋于是与楚郑两国联军大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晋军了解到楚之精锐全在中军,乃分兵击其左右,楚阵势大乱,楚恭王也被射中了眼睛。战争进行中,楚主将子反又临阵醉酒,楚军失去指挥,终于战败宵遁。

猜你喜欢

  • 相地而衰征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 吴汉入蜀之战

    东汉初年平定巴蜀割据者公孙述的战役。新莽时公孙述任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后举兵割据巴蜀, 自立为蜀王。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成都称帝,号成家,建元龙兴。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刘秀派岑彭、吴汉率师入蜀

  • 高平陵事件

    司马懿向曹爽夺权的军事政变。齐王曹芳即位后,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时曹爽总揽朝政。但司马懿屡立军功,威望日渐提高。为排挤司马氏势力,曹爽以弟曹羲、曹训掌禁卫军。司马懿则令长子司马师和亲信蒋济暗中布置

  • 成康之治

    西周成王和康王时期,上承文王、武王的功业,对内奉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继续武力征服,控制异邦,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史记·周本纪》夸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 刑错四十年不用”。后人

  • 上海机器织布局

    中国近代第一个棉纺织厂。筹建始于1876年(光绪二年),先后由北洋幕僚魏纶、四川候补道彭汝琮、浙江候补道戴景冯出面,均因集资困难而失败。1880年(光绪六年)李鸿章改组班子,由翰林院编修戴恒及郑观应、

  • 江陵之变

    西魏扶持肖废梁元帝,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后梁之事。梁武帝死后,子肖绎向西魏割地称臣,于承圣元年(公元552年)称帝于江陵,是为梁元帝。西魏支持元帝消灭其兄肖纶及弟肖纪势力,西魏乘势占

  • 皇祐佃客逃移法

    北宋仁宗时为限制川峡一些地区官庄与私人佃客逃移的两项专法。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颁布。规定:①夔州路(治今四川奉节)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各地一律不得准其居停,官府须将他们一律“勒归旧处”。②施(今

  • 庚午事变

    隋朝大业年间发生的以佛教为掩护谋攻皇帝宫寝的事件。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正月初一拂晓前三刻,洛阳城中有练衣素冠者数十人,手持焚香和鲜花,自称弥勒佛,闯入建国门(皇城端门)。守门官兵皆叩首礼拜。白衣人

  • 垂沙之战

    战国时,齐、魏、韩三国联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打败楚国的战役。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三国联军进攻与秦结盟的楚的方城(今河南叶县西南),楚将唐昧(一作唐蔑)

  • 杂家

    战国末期至西汉中期,混合各家思想、融会贯通而成一家之言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并指出该派思想“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其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吕氏春秋》亦称《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