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丛书举要

丛书举要

六十卷。清杨守敬撰,李之鼎补。杨氏(详见前数条),曾充任通志局编纂,授职内阁中书。李之鼎,字振唐,斋号宜秋馆,南城人。民国元年(1912),李之鼎在上海与杨氏交往,杨氏将稿本赠与他,增《大藏经》、《群书类丛》以及新编丛书,委托其代为编撰丛书目录,李氏欣然同意,而作此编。其按类编排,分经部四卷、史部四卷、子部七卷、集部十一卷、丛书部十三卷、自著部六卷、明代部七卷、郡邑部一卷、汇刊书目部一卷、释家部四卷、道家部二卷,共著录丛书九百零一种。后附《校勘记》、《征刻南北宋人集小启》。有民国三年(1914)南城宜秋馆南昌铅印本。该书搜罗甚广,在增补顾修、朱学勤《汇刻书目》基础上,独树一帜,集其大成,较之前者更为完备。李氏经过增益,辑为八十卷,分经部四卷、史部七卷、子部七卷、集部十六卷、前代丛书部七卷、近代丛书部十八卷、自著部十卷、郡邑部二卷、汇刻书目部一卷、释家部六卷、道家部二卷,共收录丛书一千六百零五种,同时对前编进行了订误,堪称是早期汇刻书目中的完备之作,但分类有欠明晰,著录中时有讹误。有民国七年(1918)南城宜秋馆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景行馆论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嘉靖十七年(1538),浙江有人特设一景行馆,聘请唐枢前往讲学。唐枢因此作论三十一篇,由其门人钱镇叙而刻之。唐枢平日专以讨真心为教,所以书中首先涉及的内容便是这个

  • 读经求义

    不分卷。清张维屏撰。首有维屏自序,并录陈寿祺来书。寿祺是他的座师。此书所说只涉及《诗经》和《礼记》,各为一册,而《诗经》较详。虽欠精博,但也不无新得。如《说汝坟》,称“父母谓二亲不谓文王。证之《诗》言

  • 周铜鼓考

    一卷。马衡撰。马衡(1881-1955),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192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1925年以后任故宫博物馆副馆长、馆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马

  • 草木子

    四卷。明叶子奇(详见《太元本旨》条)撰。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春,有司祭城隍神,群吏窃饮猪脑酒,县学生举发其事,叶子奇恰好也在场,遂受株连逮系狱中。在狱中,叶子奇用瓦磨墨,有得辄书,后被释放家居,

  • 堪斋诗存

    八卷。清顾大申(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工部主事。曾辑有《毛诗》、《楚骚》及《文选诗》、《唐人诗》。自著

  • 维摩诘所说经义疏

    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条。《维摩诘所说经义疏》,世称《广疏》。此疏与略疏比较,约增加了三分之一。所诠详简,互有不同。科文分章,立言措义,全无一合。略疏己说的,广疏不再重复或

  • 方简肃公奏疏

    一卷。明方良永著,良永,字寿卿,号松崖,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县东)。弘治三年进士,授刑部湖广司主事,历官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正德初太监刘瑾窃国柄,良永刚直,不为屈膝。官渐江左布政使时,内臣钱宁勒索三万

  • 仪礼释官

    九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另有《畿内授田考实》,已著录。书首自序称:“周官三百六十,皆纪天子之官,而诸侯之官弗传。春秋列国之官,莫详《左氏传》,而往往出东迁后,不尽可据。惟《仪礼》制自周公,燕射聘食诸篇,

  • 鸣沙石室古籍丛残

    十八种,三十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汇辑隋唐等写本经史旧籍,分《群经丛残》和《群书丛残》两类。《群经丛残》中有唐写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穀梁》、《论语》

  • 孟亭编年诗

    不分卷。清王箴与(1693-1758)撰。王箴与,宝应(今江苏宝应)人。康熙五十一(1712)年进士。雍正十三(1735)年官卫辉,以官事下狱,旋释还。王箴与还著有《木清阁文稿》,《诗意存》,《春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