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戡乱记
五卷。清张瑞墀撰。瑞墀生卒年不详,字价辅,安徽霍邱人。为邑中名诸生,为安徽学使朱九香所重,后即入朱学幕。咸、同之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因为战事,两淮地区社会动荡,瑞墀离家到三河尖躲避。社会有所安定后,他返归故里,根据所具所闻,又稽之案牍,访之传闻,于同治十年(1871)编成此书。书中对捻军张洛行、苗沛霖、李世忠、张宗禹、赖文光事迹记述极详。卷末附“中兴乐府”28首。此外,书中还记述了太平军由广西进军金陵(今南京)的事迹。该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五卷。清张瑞墀撰。瑞墀生卒年不详,字价辅,安徽霍邱人。为邑中名诸生,为安徽学使朱九香所重,后即入朱学幕。咸、同之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因为战事,两淮地区社会动荡,瑞墀离家到三河尖躲避。社会有所安定后,他返归故里,根据所具所闻,又稽之案牍,访之传闻,于同治十年(1871)编成此书。书中对捻军张洛行、苗沛霖、李世忠、张宗禹、赖文光事迹记述极详。卷末附“中兴乐府”28首。此外,书中还记述了太平军由广西进军金陵(今南京)的事迹。该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二十一卷。清方瑍撰。瑍字宇徽,一字茞吾,武宁(今江西武宁县)人。是书记载、考释《诗经》中的各种名物制度,计分为天、岁时、地、人、官制、祭祀、礼制、艺事、饮食、宫室、冠服、器、金玉、鸟、兽、虫、鱼、草、
①二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精于考据之学,曾著《说文长编》、《全唐文》、《铁桥漫稿》、《四录堂类集》、《孝经注》等。可均从《道藏》颠字四号录出《尹文子》,又据《群书治要》、《艺文类聚
一卷。附蒋凝学行状一卷。清蒋德钧编。蒋德钧,湖南湘乡县人,陕西布政使蒋凝学之孙。蒋凝学(?-1878),字之纯,湖南湘乡县人。咸丰五年(1855)起随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因多次与太平
一卷。清陈宗谊撰。陈宗谊字孝宫,广东番禺人,五品卿衔,陈澧之子。本书刊行时附于其父陈澧《东塾丛书·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之后,所以王先谦刻《皇清经解续编》时,误题此书为陈澧所作。本书虽名为“考正”,但对
一卷。明谷继宗(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继宗,字嗣兴。山东历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知县。此编所收皆古今体诗。首有嘉靖十年(1531)现川傅汉臣序文;后有夹谷孙光辉题记;篇首
一卷。清丁晏(1794-1875)撰。晏字俭卿,一字柘堂,江苏山阳人。著有《颐志斋丛书》。是书仅三十三节考订朱子《集注》,中间还杂引群书。是书未刊行,皆传抄本,误字很多。朱子《集注》一书,多遵古论,不
十六卷。清宋世犖(约1800年前后在世)撰。宋世犖,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翰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至教习、陕西扶风知县。著有《红杏轩诗钞》、《确山骈体文》、《周礼故书疏证》
九卷。清代居士、学者彭际清,一名彭绍升撰。彭际清生平事迹详见《居士传》辞条。际清乃是“素服儒风,兼修净行”的学者。约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前,他的侄儿希涑初发愿成际清想编成有关吴修持净土者事迹一
二十六卷。清郭麟(1767-1831)编。郭麟,字祥伯,号频伽,吴江(今属江苏)人,诸生,少富才华,号称神童,盛名传于江淮之间,著有《灵芬馆词》(已著录)等。前有作者自序,称宋代以后文体驳杂,“惟《文
十卷。清阮元撰。阮元,详见《两浙金石志》条。本书以阮元所得各拓本,属平湖朱为弼编定审释,辨释疑文,稽考古籍。国邑大夫之名,可补经传所未备;偏旁篆籀之字,可补《说文》所未及。将关涉经传者辑为二卷,刻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