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晋县志

临晋县志

①十卷。清齐以治修,王恭先纂。齐以治,湖北应城人。出身进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临晋县知县。按临晋旧志,远不可稽。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邑令高向辉曾重修之,传本极为罕见。据此志序例言:明万历本共十纲,多有未妥,且舛谬遗漏,比比皆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齐以治开局修志,历数月,遂成此志。《临晋县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沿革表、秩官表,卷二选举表,卷三疆域志,卷四建置志,卷五食货志,卷六杂志,卷七至卷八艺文志,卷九至卷十传:名宦、人物、忠烈、孝义、列女、隐逸、仙释、寓贤、叙传。本编卷七艺文志下,附列书目。此志为增续万历旧志而作,然体例分目与旧志截然不同,纠正旧志之误者,不知凡几。如临晋虞乡,昔皆解县地,后魏分北解而为二,元复合虞乡而为一,始终本自照然。旧志叙沿革,则曰北解后周属绥化郡,此言表述不清,使人迷惑。此志于沿革表中,既表增析省合,而并附虞乡沿革,以备参考。使临晋虞乡沿革情况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此志严整雅备,堪供查览。②八卷。清王正茂纂修。王正茂字竹崖,安徽庐江县人,出身进士,乾隆三十六年(1771)任临晋县知县。学问渊博,宏奖风流,于地方兴革事宜,悉笔之于书。修葺学宫,以及坛庙,区画疆域,分东南西北四乡,名以仁义礼智,盖无事不以阐教正俗为心也。乾隆三十八年(1773),王正茂开局修志,同年而志成。《临晋县志》乾隆三十八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上篇,内分星野篇、疆域篇、山川篇、城池篇、坊里篇、市肆篇、物产篇、田赋篇、丁徭篇、库贮篇、仓贮篇、廨署篇、学校篇、水利篇、驿传篇、铺舍篇;卷二下篇,内分风俗篇、礼仪篇、秩祀篇、群祀篇、令尹篇、师儒篇、丞尉篇、武备篇、选举篇、封荫篇、古迹篇、沿革篇、灾祥篇、方音篇;卷三职官列传;卷四人物列传;卷五贞妇列传;卷六至卷七杂记;卷八艺文。此志体例别出新裁,较他志迥然不同。每一类前撰一序文,正篇述叙,亦皆缀空文。虽曰续修旧志,倒不及旧志严备。然全篇亦有可取之点:如方音一门,旧志附于山川类中,殊不重视。此书独能单立方音一类,详述声韵之理,且引古籍以辨证,一一详明记载。有光绪六年(1880)重印本流行于世。③十六卷,首一卷。俞家骥、许鉴观修,赵意空、于廷梁纂。俞家骥,浙江绍兴人。民国九年(1920)由榆次调署临晋县知县。许鉴观,本邑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曾任雁门道尹。赵意空原名圻年,贵筑人,本籍江苏,陕西汉阴厅通判,光绪二十九年副贡。于廷梁,江苏泰兴县人,山西督军公署秘书。民国九年,俞家骥调宰临晋,一下车即询访县志,乃知自清光绪六年(1880)续修后,又四十余年未续修,原版被兵被水,散失无存,尚存成书诸家,今若不修,后将无征。遂于邑绅商议,于民国十年(1921)始纂,十二年春(1923)志成。《临晋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全书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沿革考,疆域考,区村考;卷二山川考,城邑考,沟渠考;卷三物产略,赋税略;卷四生业略,礼俗略;卷五学制略,军政略,公款略附公产;卷六职官谱;卷七科名选举学校毕业谱;卷八名宦录;卷九至卷十乡贤录,忠烈附武略,孝友,义行,文儒;卷十一列女录;卷十二古迹记,城砦堡村野台泉,祠庙,冢墓,树木;卷十三金石记;卷十四旧闻记,杂记;卷十五书选,文选;卷十六诗选。卷首有县境总图、城乡图。卷末附录旧序。此志体例完备,内容翔实。

猜你喜欢

  • 尚书读法

    五卷。清安吉纂辑。安吉字汇占,江苏无锡人。本书卷首题安高发天柱原编,安吉乃其孙。安吉叙述其祖父治《尚书》大意时说:“篇宗伏生,文从许氏,自为章句。不泥传以书叙及增多之篇,与伏生经不合不可合读。”表明安

  • 庸言

    ①一卷。宋杨万里(详见《诚斋易传》)撰。是书为万里之语录,大体仿扬雄《法言》,与己之其他诗文相较,自为一体。《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词工意浅”。《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②十二卷。明黄佐(1490-1

  • 史取

    十二卷,明贺祥撰。贺祥字长白,长沙(今属湖南省长沙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史取》共分成六类:曰世诠、曰世评、曰经世、曰性行、曰成务、曰杂记。六卷之下又分成四十八个子目,虽为史评类,在体例上却与说部相类

  • 晚间篇

    一卷。清李衷灿(详见《拳拳录》)撰。本书摘录宋明理学家周敦颐、程颢、陆九渊、朱熹、王守仁五子及清代孙奇逢、魏裔介、成性等人的学说,其宗旨在于抑制程朱学派,推崇陆王学派的“知行合一”的“致良知”说。书后

  • 图易定本

    一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郇阳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邵嗣尧讲《易》以河洛之数一乘一除之,认为小圆图就是小横图的顺往逆来,大横图就是小横图的因重成爻,大圆图就是小圆图的运行寒暑,

  • 诗经补笺

    二十卷。近人王闿运撰。王闿运有《尚书今古文注》已著录。王闿运在学术研究上主张经世致用,治经以今文为主,然亦不废古文。笺证颇多发明创新之论。如其释《王风·丘中有麻》篇为思郑桓武之贤,诚为有据。然其中也有

  • 中庸篇义

    一卷。马其昶(详见《大学谊诂》)撰。是书以《朱子章句》为主,兼采郑康成、孔沖远之说,间下己见。每段后有总解,融贯一节之意。大抵对三家之说,各取所长,不墨守成规,期达经旨。义取丰实,语删枝蔓。其释“致中

  • 宝砚斋诗词集

    五卷。清潘文熊(约1892前后在世)撰。潘文熊字质文,号幼南,江苏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刑部主事,改选扬州府学教授。本书为潘文熊遗集,卷一为《拙余吟稿》,卷二为《宝砚斋诗稿

  • 人与微生物争战论

    一卷。英国礼敦根(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礼敦根,曾于上海行医。光绪十七年(1892)春天在上海会集西方人讲演微生物之理。傅兰雅翻译所讲内容,刊之于《格致汇编》,成为此书。

  • 四书解诗经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是卷以《四书》成句解《诗经》。如以“王道之始也”解《关雎》全旨,以“思之弗得弗措也”解“求之不得,展转反侧”,以“一家仁”解《麟趾》全旨,以“恐惧乎其所不闻”解“鸡即鸣矣,朝即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