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容公式

九容公式

一卷。清王季同(1874-1947)撰。王季同,原名王季锴,字小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元李冶《测圆海镜》卷首的“圆城图式”给出了通、边、底、黄广、黄长、高、平、大差、小差、皇极、太虚、明、之十三率勾股形,清陈维祺《中西算学大成》卷四给出了“各率和较泛积表”,认为十三率勾股形的一百六十九事各有它的“泛积”,所有一百六十九事间的关系可用“泛积”证明。其实,一百六十九事中只有七十事为独立的,任取其二事,都可用代数方法推算容圆的半径。《测圆海镜》用天元术解答的一百七十问均属此类型。王季同的《九容公式》将这个研究推进了一步,阐明:这类问题都可用一个“公式”来解答。陈维祺的“勾股和较加减校数表”(载《中西算学大成》卷四)明确指出“各形上和较等事均为高股、平勾、极勾、极股、半径五事和较加减而成”。王季同则进一步认为:只用高股、平勾二事就可立出算式来表示一百六十九事中的任何一事。他给出的“公式”用现在符号表示:设x为平勾,y为高股,则,极股=,半径=,若Pij为Pi率勾股形中之一,则,式内α,β,γ,δ,ε都是整数(±1,±2或0)。在具体应用上,若问题中已给的二事数值为A1、A2,则须联立两个二元方程,要用两次乘方解之,算草比较繁琐,但用王季同的计算程序,整理方程时只需通过一次乘方,算草比较简单。这就是《九容公式》的应用价值。《九容公式》只有一个版本:1898年《古今算学丛书》第四十八册,附于李善兰《测圆海镜图表》之后。现藏北京、湖南、浙江等多处图书馆中。

猜你喜欢

  • 豫章文集

    十七卷。宋罗从彦(1172-1235)撰。罗从彦,字仲素,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以累举恩授惠州博罗县主簿。素慕杨时,时为萧山县令,从彦徒步去问学于他。后入罗浮山,筑室静坐,绝意仕途。朱熹曾说:“龟

  • 续词余丛话

    三卷。清杨恩寿(详见《词余丛话》)撰。此书与《词余丛话》体例相同。卷一为“原律续”,卷二为“原文续”,卷三为“原事续”,分别谈声律、评曲文、记本事及掌故。所举撰者、曲名,有“曲录”未备者,但考核不详。

  • 读书偶然录

    十二卷。明末清初程正揆(生卒年不详)撰。正揆初名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孝感(今属湖北省)人,后寓江宁(今江苏南京)。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尚宝司卿,入清官工部侍郎,与髡残友善。能

  • 枕谈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陈继儒在自跋中说:“吾尝读古人书,往往承袭纰谬,至有近在目前,可以意解者,乃不能互相扬榷,殊足邪揄。偶与儿辈洗鴂而谈之,随谈随录,藏于枕中”,故名之曰《枕谈》

  • 郁冈斋法帖

    十卷。明王宇泰(生卒年不详)辑。王宇泰,字肯堂(一作名肯堂,字宇泰),号损庵,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福建参政。王肯堂深于书法,尤其于晋人书法精心深悟,著有《郁冈斋法帖》。该法帖上自魏晋之钟繇、王羲之

  • 比雅

    十九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6-1809)初名礼吉,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十五年(17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嘉庆三

  • 耻庵集

    十卷。明陈炜(1430-1484)撰。陈炜,字文曜,号耻庵,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成化初选监察御史。历江西按察史、右布政使,转浙江左布政使,未任卒。炜在官多平反疑狱,为民

  • 复斋易说

    六卷。赵彦肃撰。彦肃字子钦,学者称复斋先生,南宋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生卒年不详。从学于陆九渊,读书广博。著有《复斋易说》、《广杂学辨》、《士冠礼婚礼馈食图》。彦肃认为先圣以画作《易》,后圣论述《

  • 纂图方论脉诀集成

    四卷。不著撰人。此书系元刊本。书中杂采通真子、张洁古、云歧子、池大明、成无己、杜光庭诸家之说,为之作注。因脉附方,不加变通。书题为“纂图”,但并无图说。书无序跋,难考作者。可作为研究元代医籍刊本参考资

  • 庐山小志

    二十四卷。清蔡瀛撰。蔡瀛,字小霞,江西德化人。《庐山小志》道光四年(1824)刻本,共二十四卷。其谓庐山曰,古名南障山,或曰敷浅原。道经所谓第八洞天,三十六福地也。高七千三百六十丈。周回五百余里。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