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穴法
四卷。旧本题宋廖瑀(生卒年不详)撰。廖瑀,字伯禹,十五岁时就已通五经,所以乡人称其为廖五经。传说他精通堪舆术,因得金山善地,所以自称金精山人,并撰有《九星穴法》一书。《九星穴法》,专以九星辨穴体而相地。所谓九星,是以地形象征太阳、太阴、金水、紫、天财、凹脑、双脑、平脑及天罡燥火等九星。其中又分正体、开口、悬乳、弓脚、双臂、单股、侧脑、没骨、平面为九等,又各系以图与图说。其法并不免强以无定之地形就一定的格局。如其“双臂太阴”一条说:“若两臂太尖,名夹刃,主杀人至毒,须人力锄去尖头,使令圆净,则变凶为吉”。这是人不受气于地形而地受形于人的观点。主张择吉地之图,可依高下培筑铲削,并不仅仅看尺寸相符与否。后世堪舆家对此书颇为推重,常依其法相地、改形。但学者对此书却不以为然。《四库提要》作者曾考诸家书目不录此书,称其“莫知所由来,盖依托也”。认为此书是后人伪作,对其相地之法也不甚赞成。所以《四库提要》据通行本,将其书著录于术数类存目。现存《地理大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