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肪截
四卷,清张笃庆撰。其事迹见前条。《五代史肪截》一书摘取欧阳修的《五代史》之文,间附自己的评论,其写作体例与《班范肪截》略同,但在论述上似乎更加平淡,如论朱全忠(即朱温)、张全义赐名一事,则说:“可谓忠不忠而义不义矣。”如论冯道《兔园册》时,说此册流传很广,其实这本书是隋唐时虞世南撰,而且久已散佚,可见张笃庆所著此书,有许多失误,缺乏论据。此书有清励守谦家藏本。
四卷,清张笃庆撰。其事迹见前条。《五代史肪截》一书摘取欧阳修的《五代史》之文,间附自己的评论,其写作体例与《班范肪截》略同,但在论述上似乎更加平淡,如论朱全忠(即朱温)、张全义赐名一事,则说:“可谓忠不忠而义不义矣。”如论冯道《兔园册》时,说此册流传很广,其实这本书是隋唐时虞世南撰,而且久已散佚,可见张笃庆所著此书,有许多失误,缺乏论据。此书有清励守谦家藏本。
一卷。清赵之谦(1829-1884)撰。之谦字益甫,又字伪叔,号冷君,又号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南城知县。工篆刻书法,精训诂,著《汉学师承续记》、《六朝别字记》、《金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一卷。三国魏邯郸淳撰。邯郸淳又名邯郸竺,字子叔(一作子礼),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生卒年不详。三国魏文学家。邯郸淳建安年间即负才名,曾受到曹操赏识。工于文、赋、小说等,代表作《孝女曹娥碑》得到大文学家
一卷。作者不详。是书前无序后无跋,主要记载历代冠制。考查其书内容,实为顾孟容之《冠谱》,所以抄袭剽窃者另立新名,并隐去作者姓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列为存目。
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周炳麟修、邵友濂、孙德祖纂。周炳麟,余姚县知县。此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全书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疆域、山川、城池、公廨、风俗、物产、祥异、水利、田赋、学校
一卷。明李豫亨(详见《推篷寤语》条)撰。李豫亨于卷首言:“有生所必资者有三事:寒欲衣,饥欲食,蔽风雨欲居,此通古今无贵贱一也。上古崇质任朴,民生易足,及其后古意寝亡。情动于欲,而泰侈生焉。于是始舍其本
一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是书把《说文》中本为一字(即异体字),经典或世俗别为二义的字汇为一编,本着许慎据形著训的原则加以考辨。例如:“求”“裘”、“裳”“常”、“祀”“禩”、“祐”“烜”
十卷。清黄本骐(约1821年前后在世)撰。黄本骐字伯良,号花耘,湖南宁乡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城步县学训导。此集分年编次,共古近体诗九百八十二首。黄本骐少与其弟本骥齐名,喜言诗
四卷。宋林逋(967-1028)撰。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隐居西湖狐山二十年,终身不仕,所居植梅蓄鹤。世称其“梅妻鹤子”。死后赐号和靖先生。其诗如其为人,风格淡远,多
二卷。明彭孙贻(约1637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彭孙贻,字仲谋,号羿仁,又号管葛山人。崇祯中拔贡生。乡人私谥孝介先生。著有《流寇志》、《山中闻见录》、《亡臣表》、《彭氏旧闻》、《虔台逸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