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文字偏旁考

五经文字偏旁考

三卷。清蒋麟昌(一作骐昌,生卒年不详)撰。麟昌字云翔,一字静存,号莹溪,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乾隆进士,官编修,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二岁。除本书外,还著有《菱溪遗草》。唐天宝中,诏令卫包把六经古文改更为楷书以便于习读,六经之文从此杂入俗体。宋元以来,诸经文字一仍唐本之旧,即使有所抵牾,也因诵习相传,不知讹谬。麟昌有感于此,编成本书。篆书以许氏为本,隶书即考之汉碑,楷书则以《玉篇》为准,而这三者又一概以《康熙字典》作为宗主,杂取《汗简》、《通志》、《六书》、《故六书正讹》、《六书准正》、《字通》各家之言,按语则附以己见。至于说以《康熙字典》为宗主,只不过是佯尊时王之制而已。书中如“气”字说:“气本云气之义,自隶讹作乞与之气,而别以‘氣’字代云‘气’字,又以与气相同之‘饩’,专作‘‘氣’字。今楷书相仍用之,虽难骤改,而此字本义不可不知也。”又“艸”字说:“‘艸’字篆隶相同,本百卉之义。今楷书‘草’,乃井栎实也,可染黑色,未知何时用作艸木之‘茻’,今楷书应从篆作‘艸’,俗作‘草’讹”。又“茻”字说:“‘茻’字篆相同,今楷书‘莽’字,《说文》解系尤善逐兔茻中,是与‘茻’字各有一义,俗竟作众字用之,非本义矣。楷书应作‘茻’,作‘莽’者非。”这些说法虽然很对,但气为云气,草为艸木,莽为茻茻,相沿已久,想要纠正,反而骇俗。本书有五百四十部,穷源溯流,颇多厘剔,对初学者实在大有裨益。有乾隆五十九年自刻本。

猜你喜欢

  • 觉世雅言

    八卷。话本小说选集,不知编选者何人。所选篇章七篇出自冯梦龙“三言”,一篇为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原载,但用的是《今古奇观》题目,可知选自《今古奇观》。故亦可推知成书在《今古奇观》之后。选文不像《今古奇

  • 古籀汇编

    十四卷。近代徐文镜(生卒年不详)辑。文镜浙江临海人。是书由清汪立名《钟鼎字源》、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近人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容庚《金文编》、罗福颐《古玺文字征》、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汇辑而成,

  • 合并字学集篇集韵

    二十三卷。明徐孝(生卒年不详)编,张元善(生卒年不详)校。徐孝为顺天(今北京)布衣,元善为永城(今属河南)人。二人生平不详。是书凡《集篇》十卷,分二百部,附《拾遗》一卷,皆不以《说文》、《玉篇》为本,

  • 野香亭集

    十三卷。清李孚青(1664-1719))撰。李孚青,字丹壑,河南永城(另说安徽合肥)人。大学士李天馥之子,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时年十六岁,人皆呼以“黑头公”。此集所收为康熙三十七

  • 李文恭公行述

    一卷。清李概等撰。此书所述为其父李星沅(1797-1851)事迹。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历任编修,汉中知府,陕西、江苏巡抚,云贵、两江总督等官。道光三十年(18

  • 读大学记

    一卷。清范泰衡撰。是书本遵汉儒,义从宋贤,参以已见,分节陈说,推陈出新。如说“格致”,木长为格,则本末贯,贯观其达;木各为格,则本末分,分观其到。又如说“致”,《春秋》曰“致女”,致是“往”的意思;《

  • 四书大全

    三十六卷。明胡广(1370-1418)等撰。胡广字光大,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廷试第一,官文渊阁大学士。明永乐十三年(1415)胡广等奉敕而撰成此书。本书辑明永乐前为《四书》注解者计

  • 公羊穀梁异同合评

    四卷。清沈赤然撰。赤然字韫山,号梅村,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乾隆时举人,官丰润县知县。著有《寒夜丛谈》、《寄傲轩随笔》、《五硕斋诗文钞》及该书行于世。该书前有清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作者自序,知撰

  • 左氏双忠集

    十六卷《补遗》一卷。明左光斗(1575-1625)、左懋第(1601-1645)撰。清左辉春编。左光斗字遗直,号浮丘。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中与杨涟同举进士。任御史时办理屯田,在北方兴水利,提倡

  • 天岳山馆文钞

    四十卷。清李元度(1821-1887)撰。李元度字次青,一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号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道光十九与二十年间(1839-1840)就读于岳麓书院。其时邓湘皋辑《沅湘耆旧诗》,李氏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