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音集韵

五音集韵

十五卷。金韩道昭撰。韩道昭字伯晖,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韩孝彦子。孝彦曾撰《四声篇海》。《五音集韵》成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一说成于韩道升写序的那一年,即金崇庆元年(1212年)。是书所收之字,大抵以《广韵》为蓝本,增入之字则以《集韵》为蓝本,适当考虑当时的实际语音修订而成,是改良韵书的代表作品。这部韵书正式开始并韵,把《广韵》的二百零六韵并为一百六十韵。这种归并虽然参照了《广韵》、《集韵》的“同用”例,但并不完全一致,如依《集韵》“通用”例,二百零六韵可并为一百零八韵,但本书仅并为一百六十韵。又如“文”“欣”《集韵》已注明“通用”,本书反而分为独用。这些不相一致之处,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书的最大改革是在编排体例方面。《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每一韵下各小韵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五音集韵》则把各小韵按三十六字母顺序排列。其次序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晓匣影喻来日。这就等于为每个小韵标明了声类。同时,每一声类的字如果是分开合的,则开合分别排列,并注明等列。这种改革很明显是等韵图影响的结果。《四库全书提要》卷四二云:“世称以等韵颠倒字纽始于元熊忠《韵会举要》,是书以三十六母各分四等排比诸字之先后,已在其前。”《五音集韵》的改革,对后代韵书产生很大影响,其后的《古今韵会举要》、《韵略易通》、《五方元音》等皆沿用本书体例。是书释义之例仿效《集韵》,先注切语,后释字义。有元至正十年(1350年)重刊小字本;明成化、正德、万历、崇祯刊本多种;清代未刊刻。

猜你喜欢

  • 达斋丛说

    一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此书主要内容是解说经义,只“汉唐改笞法”、“三门转漕”、“神臂弓”、“劈正斧”几条无关经义。在“文王受命称王改元说”中,认为文王受命改元,为古今一大疑,其实不值得怀

  • 庆诞记

    二卷。清张邦伸(生卒年不详)撰。其子怀洵补注。邦伸字云谷,四川汉(今成都)人,官至河南固始知县。怀洵嘉庆举人,官至会理州学正。该书又名《稽古生辰录》,体例略似钱大昕《疑年录》,只记其生,不记其卒。凡帝

  • 春秋左传汇辑

    四十卷。清吴炳文撰。炳文字梓园,歙西(今安徽歙县)人。潜研经术,尤好《左传》。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游学京师,住在国子监监丞侍朝家。当时侍朝正分校《四库全书》,炳文也多所襄赞。此书共分为十九门:天

  • 劻仪纠缪集

    三卷。清孔继汾撰。继汾,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六十九代孙。孔氏序中称:“尝以阙里礼乐,自罹宋元兵燹之会,蔑弃无余。赖有三氏教授,道江张达善,详加考订,生徒始得有所循习。”而张氏之说,附会经传,增益繁

  • 苏评孟子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 复初堂文集

    八卷,诗集一卷;二集,八种不分卷,十二册。清萧彝撰。萧彝字伯常,初名光甫,字朗初,睢州(今河南睢县)人。光绪二十六年优贡。治义理之学,兼为文章。撰著有《复初堂文集》八卷《诗集》一卷,石印刊行。第二集收

  • 孝经大学合读

    一卷。清胡清瑞撰。胡清瑞字辑五,襄城(今河南襄城)人,以进士官河间知府。胡清瑞早年学从陆王入门,晚年酷爱汉学家言而力排程朱之说。胡氏认为,四子书都受宋人所毁,而《大学》受毁尤为严重。斥责二程、朱熹名为

  • 澄江集

    清陆次云(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陆次云,字云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不遇。后任河南郏县知县、江苏江阴知县,颇有政声。著有《八绂绎史》、《八纮荒

  • 灵秘十八方加减

    一卷。明胡嗣廉(生卒年不详)校编。不知何人撰著。亦有版本题胡嗣廉撰。胡嗣廉济南(今属山东)人。此书又名《加减灵秘十八方》,七千余字。书前有嘉靖十七年(1538)可泉子序。作者因世人多用《和剂局方》,而

  • 待清遗稿

    二卷。宋潘音(1270-1355)撰。潘音字声甫,浙江天台人。自咸淳之末,遭逢世乱,即隐居不仕,题所居曰“待清轩”。入元以后,仍隐遁以终。其集旧无传本。明嘉靖间,其后人从败簏中得遗稿,属徐云卿校定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