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

① 五卷。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具体成书过程,是由智奉陈后主陈叔宝至德元年(583)诏令,于太极殿“开仁王般若经题”,讲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至德元年(583)冬,陈后主再次下诏曰:“国家独讲仁王,一年两集”。仰相于太极殿再演此经。这样,由智大师讲说,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此经疏。该经疏初以五重玄义明旨,谓人法为名,宝相为体,自行因果为宗,权实二智为用,大乘熟酥为教由。初品为库分,中六品为正宗,末品为流通。正宗之中,观空品明护佛果,菩萨教化品明护佛因,二谛品明护因果所依,此三为内护。护国品为外护。散革品明报恩供养,受持品明弘经相貌。护佛果即自利行,护因即利他行。二护所依即不二门也。外护中以普明请护,法师说偈,明无常苦,空无我之理,为护国之要用。此经疏素以“智者精严”而受到重视。此疏唐代传入日本,而中土却不可复得。宋初凡有两本,众斥其伪。至元丰中(1078-1085),海贾由日本带来中土,四明老僧恂而复得,始传播于世。现常见版本是寿桥刻经处刻本。②八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吉藏因陈后主陈叔宝至德元年(583)之请,在建业(今南京)屡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此疏出于隋代,因为吉藏是在隋开皇十一年(591),为晋王杨广授菩萨戒时而得“智者”尊号的。此疏当是在开皇十五年前所作。吉藏所疏其释序品,科判解文,十有八九皆依天台疏中因缘义释。口空品释义多是吉藏释义,由此至释菩萨教化品,则全不用天台义。自开皇十六年(596)吉藏投足天台,自此后,所述多用天台义。今此疏显然与天台异其趣也。明显存在着天台疏之细微,藏公疏之恢广也。此疏对解经和注经的比较研究较有参考价值。现最常见流通本是北京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付大士集

    四卷。唐代进士楼颖(497-570)辑。楼颖,今浙江义乌县人。《付大士集》一书,原书名为《善慧大士语录》,楼颖辑定为八卷。宋绍兴十三年(1143)浙东安抚使楼炽删定为四卷。楼颖所作《付大士集》一书,是

  •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一卷。梁释智恺(535586)撰。智恺,俗姓曹,住杨都寺,受业于法泰,后依真谛三藏。于天嘉四年(563)翻译摄论,次年翻译俱舍,并作疏注经,共达上百卷。《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著。梁真

  • 兵垣四编

    六卷。明闵声辑刻。闵声字襄子,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闵氏所刻书甚为精美,世称“闵板”。据此书后闵映张《跋》称其从父襄子自束发读书以来,即有经世济民之志,仰慕古之侠烈丈夫。后辽东事起,明军屡屡败北,羽书

  • 表度说

    一卷。明熊三拔(1575-1620)撰。熊三拔,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传教士。万历三十四年来华,随利玛窦习汉语,成为利氏的重要助手。后协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行星说,并测量北京经度,制

  • 褒忠录

    ①七卷。明末清初郝明龙(生卒年不详)编撰。该书记其父郝景春殉难湖北房县经过。景春字和满,江苏江都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知房县时,县城为张献忠攻陷,景春被捕,不屈而死,其子鸣鸾同遇害。事迹载

  • 静便斋集

    十卷。清王曾祥(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曾详,字麟征,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末诸生。与厉鹗、金农相唱和。本集前五卷是诗,后五卷皆杂文。“静便斋”取自谢灵运“还得静者便”句,由此而命名。卷前有雷鋐

  • 瞿文慎公文稿

    一卷。清瞿鸿(1850-1919)撰。瞿鸿字子玖,晚号止庵。湖南善化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此编乃瞿鸿机卒后其子宣颖搜求遗稿编集付印。编中考证文三篇、序跋二十篇、寿序七篇、碑志十一

  • 唐月令残卷

    一卷。唐明皇刊定,李林甫(?——752)等注。李林甫,小字哥奴,唐宗室,结厚惠妃,出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晋国公。他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以成其行,妒贤忌能,以保其产,屡兴大狱,以张其

  • 七颂堂集

    十四卷。清刘体仁(1612-1677)撰。刘体仁,颖川卫(河南许昌一带)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有家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累官吏部郎中。体仁工诗文,又善画山水。著有《识小录》(已著录),《七

  • 甲乙经

    见《针灸甲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