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纂要

仪礼纂要

一卷。清黄元善(?-1902)撰。元善为湖北钟祥县(湖北省中部)人。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由户部郎中补河南道御史,光绪八年(1882),授刑科给事中,转工科掌印给事中,授贵州粮储道,历署贵州布政使按察使。是书前面有元善序,大义是:《仪礼》一书,辞烦义奥,读者往往苦其难读,然而,其中如《饮射》、《聘觐》诸篇,被“帖括”家所取资者不少,这里就坊刻《约编》揭要经注诸选本所已采入者,加以辑存,又从经记中摘增万千数百字,共有一万九千八百多字,其细注、旁注、顶批、反切,都遵照《仪礼音训》、《仪礼注疏》及《钦定仪礼义疏》汇入。至卜氏《丧礼》一册,为公谷所自祖,照录原文,不遗一字,每编仍录《约编》叙略,缀在其后,从而使读者一目了然,易于成诵。但此为钝根人起见,如果是聪颖之姿,不难窥读全经。以上推究姬公制作之渊源,此编只可作为覆瓿。(参校者有石郑卿作栋、檀瑞廷凤翙、喻济丞鸿钧。光绪二十年七月,古郢黄元善识于黔臬署紫泉池馆。)按:是书本来为“举业”而作,又以《约编》等书作为蓝本,因此,经文与记文,大多有所删节。只有《丧服》被全部收录,其余都有所选择,而《士丧礼》、《既夕》两篇全阙,《士虞礼》则阙经录记。但《仪礼》纂述及诂解明清两代为“举业”作者,大多不涉及丧服、丧礼。是书对《丧服》全部收录,自然比他书略胜一筹。综所注释,也大多依从郑注。如顶批著藏于,据疏。但删节原文不一,如有司如主人服等文全删,直接具馔,布。席下如于门中闑西等文,又全删,而直接箧人执。其余都与此相仿。每篇之中,都有叙略,与自序相同。若《燕礼》司官旁注,曰疑即司尊彝之属,则采用吴廷华之说,而不依从郑注之小宰。若以乐纳宾下,则依从郑注卿大夫有王事之劳,而采用敖继公在君所欲之说,都有自己见解。只是《士相见礼》,士见于大夫终辞其挚及若尝为臣者,则礼辞其挚各节,都没有载入,这未免过于省略。大概经文之涉繁复者,删节所以从简易。此经士见于大夫及尝为臣,都实言其地位,对其删除后,则读者不再知道有此。是书象这种情况很多,这样做既有汰经之嫌,而且使读者荒昧于古礼,不可作为典式。但坊间《礼记易读》、《左传易读》之类,与是书相似者也很多。大概本意在于补助“举业”,而在于考求礼制,因而,不必深论。是书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潏水集

    十六卷。宋李复(约1093前后在世)撰。李复,字履中,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元丰二年(1079)进士。绍圣间为西边使者,历官熙河转运使,终于中大夫集贤殿修撰。李复喜言兵,于书无所不窥,尤工

  • 涛园诗集

    四卷 沈瑜庆(1858-1918)撰。沈瑜庆,字爱苍,号涛园。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沈葆桢之子。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官至顺天府尹、贵州巡抚。尝在张之洞幕府,与郑孝胥、梁鼎芬诸人时相唱和。辛亥革

  • 大学古本

    ① 一卷。大学述 一卷。大学述问 一卷。明许孚远撰。孚远字孟中,号敬庵,明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有《敬和堂集》。是书首有自序。其说殆近于禅悟,故其释“致知格物”,谓知即明德之

  • 柯劭忞先生遗著

    三种,七十九卷。清末民国年间柯劭忞(详见《春秋穀梁传注》)撰。三种为《春秋毅梁传注》十五卷、《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译史补》六卷。第一种,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柯劭忞撰《新元史》时,仿司马光《资治

  • 癖好堂收藏金石书目

    一卷。清凌霞撰。凌霞,字子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有《天隐堂文录》等著作。本书著录其所收藏金石书共400余种,撰为目录一卷。其中收录的未刻稿本,如严可均《平津馆金石萃编》、刘菁藜《金石续录》、诸竣《

  • 诗益

    二十卷。清刘始兴(生卒年不详)撰。始兴字子彦,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此书首有始兴就正启及总序,又有其弟所述要旨即凡例。此书分《本传》八卷,《诗次问》二卷,《诗次补言》一卷,《诗表》二卷,《总辨》

  • 蒙阴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沈黻清修,陈尚仁纂。沈黻清,福建侯官人,举人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蒙阴知县。陈尚仁,淞江人,监生出身。沈黻清宰蒙阴后,见邑志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前令刘德芳纂修后,距当时二百

  • 翼正录

    四卷,明何思登撰。思登字一举,武昌(今属湖北省武汉市)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列举历代史事而论其得失,大旨在于废黜佛老之学的虚无荒诞,故取名为“翼正”。作者持论不为不醇,但

  • 华银山志

    十八卷。清释昌言撰。昌言,字虎溪。四川岳池县伏虎寺僧。《华银山志》同治三年(1864)刻本,共十八卷。分为十六门。首为星野。次图考。次疆域。次形势。次开建。次寺院。次灯田。次古迹。次护法。次游览。次道

  • 耕霞溪馆法帖

    四卷。清叶应阳辑。叶应阳字蔗田。此帖是叶应阳于道光间选于墨拓之精美者,自晋至明,得数百种。原帖首无题名,只书中有“耕霞溪馆”印迹。其中重摹《绛帖》,与《筠清馆刻》多同,且更加精湛。《乐毅论》、《玉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