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沈宝锟撰。宝锟字渊吾,江左(今江苏一带)人,道光时举人。该书(按《春秋》十二公顺序,第一卷为隐公至庄公,第二卷为庄公至文公,第三卷为宣公至襄公,第四卷为昭公至哀公。作者认为孔子作《春秋》,游、
四十六卷。宋蒲积中(生卒年不详)编。蒲积中,眉山(今属四川)人。本书之前,宋绶有《岁时杂咏》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宣献昔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魏、晋迄唐人岁时章什,厘为十八卷,现增益为二十卷
七卷。清吴懋清(详见《毛诗复古录》)撰。此书成于道光癸卯(1831)年。时吴氏年已七十。卷首自序述其治诗大旨,经文则并列诸家,据《尔雅》以订其误,古通者听之,异义者存之,其序苟有一字可存则据古籍衍成之
①二卷。明朱学介纂。朱学介,河北冀县人。明万历四年(1576)任兴县知县。万历五年(1577)始修志书。朱学介在自序中云:“稽诸图史,辨夫水经,参诸旧编,而邑之始末以详,或仍其旧,或增其新,舛讹者正,
十七卷。明王在晋(1564-1643)撰。王在晋,字明初,苏州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万历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1622年)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任南京兵、吏二
三十二卷。明代瞿汝稷(生卒年不详)集。《指月录》一书,录述从过去七佛到宋大慧宗杲的禅宗传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传略。卷一、二、三述过去七佛,应化圣贤,西天祖师;卷四述东土祖师,从菩提达磨到六祖慧能;卷五
二卷。施琅撰。施琅(1621-1696年),原名郎,字琢公、尊侯,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初为郑芝龙部左冲锋,降清后历任同安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授内大臣,隶汉军镶黄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一卷。晋孙毓撰,清马国翰辑。孙毓字仲,泰山(今山东泰安)人。魏时嗣父观爵吕都亭侯,仕至青州刺史。一云字休朗,北海平昌(今山东昌乐)人,入晋为太常博士,历官长沙、汝南太守。二说未知孰是。《春秋左氏传义注
三卷。顾炎武(1613-1682)撰。顾炎武又名顾绛,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昆山(今属江苏)人,清初著名思想家、大学者,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家。顾炎武为明末诸生,性耿介绝,与同乡归庄有
见《说唐演义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