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提纲

十三经提纲

十三卷。唐文治撰。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进士,官户部主事、商部左丞、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长期从事教育,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著有《尚书大义》、《诗经大义》、《紫阳学术发微》、《阳明学术发微》、《政治学大义》、《国文阴阳刚柔大义》、《大学大义》、《中庸大义》、《孟子大义》等。唐文治有《洪范大义》,详见其“《洪范大义》条”。《十三经提纲》卷首有陈宝琛等三序,又有唐文治自序及凡例。该书附刻于《十三经读本》之前,其中《周易》要点最详,分“学易大旨”、“周易名义”、“四圣作述源流”及“彖象文言名义”、“先儒说易家法义例”、“学易绪言”,最后五篇是唐氏自著的“周易微言”。《尚书》分“道政事”、“辨真伪”,其“辨真伪”特别推尊王鸣盛的《尚书后案》。用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但认为《秦誓》是伪作,由此把“古文”看作是梅赜献的伪书,附在“今文”之后,同时删去了孔颖达传《书》的序文。《周礼》分“授受源流”“精义”“正伪”“奇字”“注释”及“文法”;《四书》则仍以《大学》《中庸》入《礼记》,《中庸》分“大义”,“微言”“授受”,“注释”“文法”。《论语》无“注释”,其余相同。《孟子》分“要点”、“注释”、“讲贯”、“评点”。《孝经》分“授受”“大义”“微言”“实践”“诵读”。《尔雅》分“授受源流”“精义”“致用”“注释”及“文法”。其他如《诗经》《仪礼》《礼记》及所附《大学》《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只有杂论,没有标题目。此书名曰“提纲”,但著者没有发抒己意,只是搜集整理诸家之说,持论大都陈言,无精义,而且瑕瑜互见。有民国十三年(1924)刊本。

猜你喜欢

  • 不易心堂文集

    一卷。清吴獬(生卒年均不详。)撰。吴獬字凤孙,湖南临湘(今属湖南省)人。光绪进士。官至广西荔浦县知县。吴獬以时文名噪于世,有才子之目。著有《不易心堂文集》、《不易心堂诗集》。此集系吴獬卒后,由其门弟子

  • 乐经

    一卷。辑佚书。不著撰者,为汉代作品,清王谟辑。王谟字仁圃,一字汝上,江西金溪人,乾隆进士,任建昌教授。王谟嗜辑佚古书,就《隋书》、《唐书》所载汉魏时期的失传著作,依据诸书,广搜逸文,得四百余种,成《汉

  • 农丈人文集

    二十卷,诗集八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僧杲,鄞(今浙江宁波市)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余寅著有《同姓名录》、《吴越游稿》、《乙未私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

  • 还砚斋周易述

    四卷。清赵新撰。赵新字又铭。福建侯官人。咸丰壬子(1852)进士。官至陕西储粮道。著有《还砚斋全集》。此书不全。上经只注二十八卦,下经只注十一卦。注释以钦定《周易述义》为主要依据,每卦之下先列述义之说

  • 字书三辨

    三卷。清赵敬襄(生卒年不详)撰。敬襄字司马,一字随轩,著有《四书图表就正》、《困学纪闻参注》等。是书录日常通用之字,以便童蒙讽诵研习。依《康熙字典》及《四库全书辨正通行文字》,分类抄录,薙为三卷:卷一

  • 兵部续纂处分则例

    四卷。书为道光九年(1829)后修成,前有兵部奏疏,其卷一、卷二为八旗则例、卷三、卷四为绿营则例。是书反映了道光时代许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如卷一中的拿获邪教、邻境盟党人犯,卷三中的革兵为匪,兵丁结伙抢夺

  • 妙法莲华经玄义

    二十卷。唐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妙法莲华经玄义》亦称《法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这是天台宋评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

  • 说颐

    八卷。明余懋学(生卒年不详)撰。余懋学字行之,婺源(属江西省)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力历初擢为给事中,忤张居正,斥为民。后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懋学素以直节著称,其所撰《十蠹》一疏,尤为时所重,

  • 一贯编

    四卷。明罗汝芳(详见《孝经宗旨》条)撰。罗汝芳学宗王守仁,曾从王守仁的三传弟子颜钧讲学,所以习其师说,持论洸洋恣肆,纯涉禅宗,但对于王守仁之本旨竟失无遗。此书是罗汝芳门人熊滨所辑,首为一贯说,以下次第

  • 西汉年纪

    三十卷。宋王益之撰。益之字行甫,象之兄,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官至大理寺直。谙熟两汉掌故,著有《西汉年纪》、《汉官总录》、《职源撮要》。该书记西汉一代史事。取材《史记》、《汉书》,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