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韵会

古今韵会

元黄公绍撰。黄公绍,字在轩,号直翁,昭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宋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入元,隐居樵溪,拒不出仕。其诗文之作汇为《在轩集》。《古今韵会》刘辰翁序作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可证是书成于1292年以前。《仪顾堂续跋》评《古今韵会》云:“其为《韵会》也,盖以《礼部韵略》训释简略,故博考经史,旁及九流百家,增其注说;又采异体、异义、辨其正俗,以为馈贫之粮而已。”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自序》云:“在轩先生黄公公绍,慨然欲正千有余年韵书之失,始秤字书,作《古今韵会》。大较本之《说文》,参以籀、古、隶、俗、《凡将》、《急就》,旁行敷落之文;下至律书、方技、乐府、方言,靡所不究。而又检以七音、六书,凡经史子集之正音、次音、叶音、异辞、异义,与夫事物伦类制度,纤悉莫不详说而备载之,浩乎山海之藏也。”根据以上评述,可知是书虽名为“韵会”,但并不是专言音韵的书,而是广泛搜集文字义训,资料丰富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的集大成作品。《古今韵会》未刊,今已不传。传世的是《古今韵会举要》。《四库全书提要》之《在轩集》提要云:“公绍尝作《古今韵会》,有名于世。然原本久已散佚,今所传者,乃熊忠《举要》,已非复公绍之原本。”

猜你喜欢

  • 柯劭忞先生遗著

    三种,七十九卷。清末民国年间柯劭忞(详见《春秋穀梁传注》)撰。三种为《春秋毅梁传注》十五卷、《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译史补》六卷。第一种,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柯劭忞撰《新元史》时,仿司马光《资治

  • 博野尹太夫人年谱

    不分卷。清尹会一(1691-1748)编。会一字元孚,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此谱为其母李氏(1667-1744)年谱,记李氏守节教子及随会一莅任各地恤灾、

  • 任子

    一卷。汉任奕撰,其生卒年不详。任奕字安和,后汉句章人。属文章之士,官御中丞。是书遗录于《隋书·经籍志》,而马总《意林》援引其书,称为十卷。吴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云:“山阴朱育对王府君曰;‘近者文

  • 二李经说

    一卷。清李光墺、李光型兄弟合撰。李光墺(生卒年不详),字广卿,福建安溪(今安溪县)人,李光地从弟,好读书,曾在高学山中结茅为屋,潜心苦学,康熙辛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官至国子监司业充纂修三礼官,享

  • 学易记

    ①九卷。元李简撰。李简,《宋元学案》列《伊川续传内》,称字蒙斋,信都(今河北枣强东北)人,不知何据,四库馆臣谓:“简里贯未详。《自序》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己未为延祐六年,盖仁宗时也”。此大误。李简《序

  • 四书章句集注辅

    不分卷。清潘兴祚撰。潘兴祚字孝桥,平江(今湖南平江)人。是编以汉唐以来注疏,众说纷纭,源流各异,不揭其体要,则泛而无归;不衷诸至当,则杂而不粹。唯朱子能荟萃众说,择精语详。而群言互著,疑义颇多。于是剖

  • 灵枢经

    十二卷。旧题唐王冰(见《黄帝内经素问》)注,宋史崧(生卒年不详)校正、音释,不确。史崧,南宋绍兴间锦官,家中藏书颇丰,曾据家藏旧本整理过《灵枢经》。《灵枢经》,又称《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

  • 石林诗话

    一卷。宋叶梦得(1077-1148)(详见《石林春秋传》)撰。是书为宋代诗论著作。约成书于南渡前后。在体例上承袭旧制,以纪事为主,兼以议论和考证。同时,又辑录了众多的诗坛轶事,几乎涉及了北宋所有的知名

  • 近取编

    二卷。明胡缵宗(见《愿学编》)撰。此书采录朱熹要语厘成二卷。其名曰“近取”,意为取诸切近日用,以救宗金溪者之弊。殆为驳王守仁之学而发。

  • 三续疑年录

    十卷。清陆心源(见《元祐党人传》)撰。钱大昕《疑年录》详于儒林文苑。心源益之以名臣大儒、气节文章之士,旁及书画隐逸之流,而以女士释道之通文事者附于后,共得一千二百余人。现有《存斋杂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