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籀篇疏证

史籀篇疏证

一卷,叙录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史籀篇》是见于著录的中国最早一部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类首载《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又云:“《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对于以上说法,王氏《叙录》颇有特发之覆,主要见解有二:一、“史籀”非人名。籀之为言读也,其书首句当云“太史籀书”,太史籀书犹言太史读书,后人因取“史籀”二字名其篇。二、《史籀篇》作于周宣王时失之过早。以《说文》所收遗文观之,其体势大抵上承石鼓文,下启秦刻石,与甲骨彝器中所见殷周古文绝然不同。然与战国时秦之文字,如大良造鞅铜量、大良造鞅戟、相邦吕不韦戟、新郪阳陵二虎符及绛帖本诅楚文相类似。诅楚文文字多同小篆,与《说文》中籀文合若符节,故知籀文乃是周秦间西土通行之文字,秦之小篆实变其体,二者同出一系,血脉固相通也。王氏云:“《史籀篇》文字,秦之文字,即周秦间西土之文字也。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其体与籀文篆文颇不相近,六国遗器亦然。壁中古文者,周秦间东土之文字也。然则《史籀》一书,殆出宗周文胜之后,春秋战国之间,秦人作之以教学童,而不行于东方诸国。”《疏证》则搜集《说文》中籀文,以近世地下所出殷周古文一一疏证之,颇为精审。是书有《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忠悫公遗书》(第一集)本。

猜你喜欢

  • 读史吟评

    一卷,清黄鹏扬撰。鹏扬字远公,晋江人(今属福建省泉州市),顺治十四年(1657)考中举人,尝官知县,著有《史评辨正》。《读史吟详》杂咏史事,每首诗后再附以作者的论断,在体例上略如元代宋无《啽呓集》,但

  • 练中丞集

    二卷。明练子宁(?-1402)撰。练子宁名安,以字行,号松月居士,新淦(今江西新于)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授翰林修撰,后迁工部侍郎。建文初(1399年),与方孝儒并被信用,改吏部左侍郎。以贤

  • 北宋嘉祐石经周礼礼记残石

    一卷(吉石盦丛书本)。罗振玉据其所藏本影印。书不分卷,凡三十一页。首影印原石《周礼》、《礼经》、《孝经》三经残字,后有罗氏宣统丁巳闰月跋。据跋所记,《礼记》存《檀弓》六十行,《中庸》五十行。《孝经》存

  • 茶寮记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平原题跋》)撰。是书是陆氏罢官家居之时,与终南山僧人明亮同试天池茶而作。书中内容主要分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则,每则仅寥寥数语,不过寄寓心意而已,不可供考据之

  • 东观汉记

    二十四卷。《隋书·经籍志》称长水校尉刘珍等人撰,今考证刘珍未尝做过长水校尉,且此书开始于明帝时,更不能将刘珍写在编撰者之首。《后汉书·班固传》载明帝诏班固与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

  • 凤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于万培纂修。于万培,乾隆四十年知凤阳县事。凤阳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六年知县张云翔,赓于万历四十二年知县万嗣建,天启元年知县袁文新更为《凤阳新书》,迄清乾隆四十年(1775),已百数十年,

  • 阙子

    一卷。周阙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阙子》的撰者名字、里爵已不可考。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应劭《风俗通义》曰:“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有阙子著书。”《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阙子》一篇。”

  • 功顺堂丛书

    十八种,七十五卷。清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潘祖荫曾编辑《滂喜斋丛书》,后来又编选清代学者研究经学和小学的著作八种,史学著作二种,笔记四种,诗文著作四种,共十八种,刻成《功顺堂丛书》。丛书中清

  • 双芙阁吟稿

    不分卷。清姚畹贞(1802-1828)撰。姚畹贞,字芙初,江苏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张燮之儿媳,张蓉镜(字芙川)之妻。《清稗类钞》云:张燮,字子和,昭文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宁绍台兵备

  • 声韵转移略

    一卷。清顾淳撰。顾淳字震孟,又字枕渔,金匮(今江苏无锡市)人。精经史音韵之学,尚著《毛诗古音述》。是书之作,盖取古音分部而考其转移之故。其言略云:宋末平水刘渊并二百六部之韵为一百七部,而其支派脉络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