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后山诗话

后山诗话

一卷。旧本题宋陈师道(详见《后山丛谈》)撰。是书为评论历代诗歌之作。《文献通考》作二卷。此本一卷,疑后人合并。本书又称《陈无已诗话》或《后山居士诗话》。陆游《老学庵笔记》深疑《后山丛谈》及此书,且谓“丛谈”或其少作,此书则必非陈师道所撰。据《四库全书》编纂者考证认为此书非陈师道所撰,出于依托无疑。书中认为陶潜之诗切于事情而缺乏文彩,认为韩愈元和圣德诗于集中为最下;而裴说《寄边衣》一首,本来诗格柔靡,殆类小词,却极力称赞,有失公允。其以王建《望夫石诗》为顾况作,亦间有谬误。然其谓诗文“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又谓“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搏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持论间有可取。强调“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对黄庭坚“近世少年多不肯治经术及精读史书”加以斥责,称“李白诗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其解杜甫《同谷歌》之黄独,《百舌诗》之谗人。解韦应物诗之《新橘》三百。驳苏轼《戏马台诗》之“玉钩白鹤”。亦间有考证。有《百川学海》本、《津逮秘书》本、汲古阁刊本、《历代诗话》本、《后山全集》本、《稗海》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侯鲭录

    八卷。宋赵令畤(1051-1134)撰。赵令畤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知颍州,与之来往甚密,日相唱合。苏轼获罪,受牵累被罚金,

  • 平斋词

    一卷。宋洪咨夔(1176-1236)撰。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于潜(浙江临安,今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历任成都通判、监察御史、端明殿学士。《宋史》有传。著有《平斋文集》等。本书由明末藏书

  • 追昔游集

    三卷。唐李绅(约772-846)撰。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少年好学,有诗名。曾以《古风》诗求知于吕温,吕温大加称赞。元和元年(806)举进士。补国子助教。元和三年(808)授校书郎。长庆

  • 通学斋丛书

    五十一种,其中九种为二十五卷,其余不分卷。清邹凌沅编。邹凌沅字叔澄,江西高安人。丛书名曰“通学”,是取中西学术融会贯通之意,所收大部分是介绍西方文化学术的著作和译著,如邹凌沅编《中外章程汇编》、《格致

  • 春秋疑义录

    二卷。清刘士毅撰。士毅,枣强(今河北枣强)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该书作于清雍正辛亥(1731),成于乾隆乙丑(1745)。自序说,孔子据国史而作《春秋》,书中哪些是国史旧文,哪些是孔子的新例,只有

  • 清娱阁诗钞

    六卷。清鲍之蕙撰。鲍之蕙,生卒年不详,字茞香。江苏丹徒人,鲍皋之次女,同知张铉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书前有吴锡麟、法式善、吴烜、李锡恭、鲍之钟几人所作序言。书末附有诸家所写

  • 秦王演义

    见《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 读说文记

    一卷。清许梿(1878-1862)撰。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海宁(今属浙江)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江苏徐州府知府,权粮储道。许氏尝拟纂《说文解字统笺》,未成。此编乃是平日读书写在《说文》原本

  • 武林掌故丛编

    二十六集,一百八十六种,六百二十二卷。清丁丙(1832-1899)编。丁丙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江浙藏书家,所编丛书还有《武林往哲遗著》,其自著亦颇丰,有《善本书室藏书志》

  • 读通鉴论

    三十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明崇桢举人,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王夫之在衡山举兵抗清,战败后退到广东肇庆,任南明桂王府行人司行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