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听雨楼法帖

听雨楼法帖

① 四卷。清周於礼(1720-1779)辑。周於礼,字绥远(一字亦园),号立崖,云南嶍峨(峨山彝族自治县)人。乾隆十六年(1752)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周於礼书法以苏轼、米芾为宗,笔势雄伟。除该法帖外,另著有《敦彝堂集》、《听雨楼诗草》等。该法帖共四卷,其中第一卷为褚遂良、颜真卿和蔡襄书迹;第二卷为苏东坡兄弟父子书迹;第三卷为黄文节书;第四卷为米芾、赵孟頫书迹。与当时诸刻帖一样,此《听雨楼法帖》亦失于精鉴,而致使选帖殊谬,真伪混杂。有清嶍峨周氏本。② 四卷。清孙阜昌辑。咸丰元年(1851年)刻成,每卷分装四册,收唐人为颜真卿、李邕、贺知章、郭子仪,宋人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皆以墨迹入石。但这些唐宋人书以及题跋并无一是真迹。其中贺知章书,在宋代《秘阁续帖》中仅有数行,郭子仪书,则一切刻本中都不存在。而此刻的贺知章《千字文》、郭子仪《后出师表》皆洋洋大篇,岂不是成了旷世奇宝?此帖中不仅唐宋人之书为伪迹,如明代的王阳明、海刚峰、付青主,清代的姜西溪、张得天、刘墉、王梦楼等,一例伪书。真正真迹者不过王虚舟、曹地山、程京萼数人。另外还有像云南僧人湛福,能刻印,而书实为俗品,此帖也列入书家之中。虽是真迹,但有何保存价值呢?按凡收藏书画者,大都能辨真伪,即使兼有误收,也不能连篇累牍,尽是赝迹。像孙阜昌之类,夸其所藏,且刻石者,世上少有。有太谷孙氏本。

猜你喜欢

  • 大易则通

    十五卷,闰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字处静,别号菊潭、四川井研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历任少詹事。入清朝以后,官至大学士。该书专主阐明图学,汇萃诸家之图而各为之说。虽然也涉及辞变象占,但总的倾向

  • 东光县志

    ①八卷。清白为玑修,冯樾纂。白为玑,奉天铁岭人,曾任东光知县。冯樾,真定宁晋人,曾任东光县儒学教谕。东光县有志书始于明正德间,撰者为邑人廖纪。其后四次重修。白为玑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任知县后,于

  • 筹洋刍议

    一卷。薛福成(1838-1894)撰。薛福成,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同治六年(1867),副贡生,入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以劳绩历保选用同知。后随李鸿章办洋务。光绪十年(1884),授浙江宁绍台道

  • 蜀石经

    八册(庐江刘氏影印本)。刘体乾辑。体乾字健之,安徽庐江人。此书为刘氏辑其先后所得蜀石经拓本影印而成。只以册计,不分卷。第一、二、三册是石经《周礼》。第一册是卷九,存三十七页半。其存字自《秋官上·蜡氏》

  • 桑榆夕照录

    四卷。清萧震万(生卒年不详)撰。萧震万字云阶,湖南湘潭人。乾隆间诸生。卷首有萧震万自序,谓此集为年七十六岁时所撰集,故名《桑榆夕照录》。书中以说经之文为多,兼及天象、地理及古史等。所论多有可取,如卷一

  • 世玉集选

    二卷。明孙楩编。生卒不详。孙楩,字汝良,江西丰城人。孙氏在丰城为望族,世有闻人。是集为孙氏家族诗文选。收录其先世诗文,自明初国子监博士孙贞,讫嘉靖中泰州(今江苏扬州)知州孙樾,凡二十四人。上卷为诗、词

  • 荆溪林下偶谈

    四卷。宋吴子良(1197-约1257)撰。吴子良,号荆溪,临海(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著有《荆溪集》。此书凡四卷,所言均为论诗文之语。记事、议论、考辨

  • 忏摩录

    一卷,清彭兆荪(1768-1812)撰。彭兆荪字湘涵,又字甘亭,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平生著述宏富,主要有《小谟觞馆诗集》八卷,《诗余》二卷,《潘润笔记》,已著录等。《忏摩录》为兆荪早期作品。姚椿

  • 明季甲乙汇编

    东村八十一老人编。八十一老人即许重熙。是书一名《甲乙汇略》,又名《甲乙两年汇略》。自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起,至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马士英逃于杭州被杀止。末附甲申日记,前有自序。书为编年

  • 绵竹杨先生事略

    一卷。清黄尚毅撰。尚毅,清末叶四川绵竹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中书科中书。该书记其师杨锐事迹。杨锐字叔峤,亦四川绵竹人,以优贡生考取知县,未就。又考取内阁中书,充会典馆帮总纂,官书成,晋为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