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孔义集说

周易孔义集说

二十卷。清沈起玄(1685-1763)撰。沈起玄字子大,江苏太仓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光禄寺卿。乾隆十三年(1748)以疾告归,杜门读书。历主钟山、济南、扬州、太仓诸书院。此书认为十翼是夫子亲手所作,又未经秦火,其书独完,因此学《易》者应当以孔传为主。因取明代高攀龙《周易孔义》之名别加纂集,于古今说《易》各书,无所偏主,只要含于孔传者则取纳,其编次则仍按王弼本,把《彖传》、《象传》放在经文下面。说易丧未丧失,与古本之复不复没有关系。王氏以传附经,亦可供观玩。只有《大象传》常常另自起义,《文言》则引伸触类,用以阐发《周易》的含义,均不能附于本卦,故别出之。前列三图,一是八卦方位图,一是乾坤生六子图,一是因重图,均根据《系辞》、《说卦》之文。至于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方圆之图,便称这是陈、邵之易,并非夫子所本有,一概删掉,颇能扫除纷纭错杂的陋习。其中亦多能推验旧学、引发新义。如乾《彖传》“大明终始”王注程传朱子,均没有确切解释。起玄独取侯行果“大明,日也”之说,而以晋《彖传》的“顺而丽乎大明”,《礼记》的“大明生于东”作证据,解经颇有根据。观卦六三九五上九之“观我生”,“观其生”,孔疏以动出为生。而后儒便以动作施为解,均不免牵强附会。起玄独取虞翻“生谓坤生民也”之解,尤其合于九五《象传》“观民”之旨。其解释《大象传》比类求义,对于字句相似但意思不同者,推敲阐明更为精密,在当时的说《易》诸家中,可以说是有得之作。收入《四库全书》,有学易堂刊本、乾隆十八年刊本。

猜你喜欢

  • 瑞阳阿集

    十卷。明江东之(?-1599)撰。东之字长信,安徽歙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著有《瑞阳阿集》。明代别有洗马江朝宗字日东之,或混为一人,是不对的。东之曾筑室于瑞金山中,

  • 尺五堂诗删

    六卷。清严我斯(约1679年前后在世)撰。严我斯,字就斯,一字存庵,归安(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三年(1664)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文章操行为时所重。此集中诗近体最多,古体仅占十之二三

  • 拙尊园丛稿

    六卷。清黎庶昌(1837-1897)撰。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同治元年(1862),特赏知县,派曾国藩大营,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合称曾门四弟子。光绪二年(1876),郭嵩焘出使欧洲,

  • 莲因室诗集

    二卷。《词集》一卷。清郑兰孙撰。郑兰孙,生卒年不详,字娱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仁和(今杭州)徐鸿谟之妻。清代词人。善诗词。著有《莲因室词集》一卷,《都梁香阁诗词集》。《莲因室诗集》有光绪元年(18

  • 辨惑续编

    七卷,附录二卷。明顾亮(生卒年不详)撰。顾亮字寅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以文而著名,遍游江淮,力学行义,后入林屋山。正德(1506-1521)中,况钟知苏州,顾亮应请作幕僚。著有《东斋集》、《家范匡

  • 经义莛撞

    四卷。近人易顺鼎(1858-1920)撰。顺鼎字仲实,号湘农,又号哭盦,湖南汉寿县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广西右江道、云南临安开广道、广东钦廉道等。顺鼎以诗名著海内,对经学亦有研究,此书刊行时

  • 尚书考异

    五卷。明梅鷟(详见《古易考原》)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自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系

  • 周易浅解

    四卷。清张步瀛撰。张步瀛字翰仙,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过去房融在评《楞严经》时称为笔受,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可能是未检之故。其凡例说“家传易学已历六世

  • 汉末英雄传

    三国魏王粲(117-217)撰。王粲字仲宣,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以博学著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侍中。除本书外,尚著有《王侍中集》等。《汉末英雄记》《隋书·经籍志》著录八卷,注云“残缺,梁有十卷

  • 梅花百咏

    一卷 本书为元冯子振(1257-?)与释明本(1263-1323)唱和诗集。冯子振号海粟,又号怪怪道人。攸州(今属湖南)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明本,俗姓孙,号中峰,钱塘(今属浙江)人,居吴山圣水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