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孔义集说

周易孔义集说

二十卷。清沈起玄(1685-1763)撰。沈起玄字子大,江苏太仓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光禄寺卿。乾隆十三年(1748)以疾告归,杜门读书。历主钟山、济南、扬州、太仓诸书院。此书认为十翼是夫子亲手所作,又未经秦火,其书独完,因此学《易》者应当以孔传为主。因取明代高攀龙《周易孔义》之名别加纂集,于古今说《易》各书,无所偏主,只要含于孔传者则取纳,其编次则仍按王弼本,把《彖传》、《象传》放在经文下面。说易丧未丧失,与古本之复不复没有关系。王氏以传附经,亦可供观玩。只有《大象传》常常另自起义,《文言》则引伸触类,用以阐发《周易》的含义,均不能附于本卦,故别出之。前列三图,一是八卦方位图,一是乾坤生六子图,一是因重图,均根据《系辞》、《说卦》之文。至于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方圆之图,便称这是陈、邵之易,并非夫子所本有,一概删掉,颇能扫除纷纭错杂的陋习。其中亦多能推验旧学、引发新义。如乾《彖传》“大明终始”王注程传朱子,均没有确切解释。起玄独取侯行果“大明,日也”之说,而以晋《彖传》的“顺而丽乎大明”,《礼记》的“大明生于东”作证据,解经颇有根据。观卦六三九五上九之“观我生”,“观其生”,孔疏以动出为生。而后儒便以动作施为解,均不免牵强附会。起玄独取虞翻“生谓坤生民也”之解,尤其合于九五《象传》“观民”之旨。其解释《大象传》比类求义,对于字句相似但意思不同者,推敲阐明更为精密,在当时的说《易》诸家中,可以说是有得之作。收入《四库全书》,有学易堂刊本、乾隆十八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朱子语类纂

    十三卷。清王钺(详见《粤游日记》)撰。此书为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五种,取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摘其理气、鬼神、性理、论学四门,余皆不取。四门之外,又各存大略,间附己说,如朱熹谓“理气本无先

  • 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

    无卷数。清李兆洛辑。前列赵南星至朱国祯十一人,为“东林翰墨”。又缪昌期至侯歧曾十四人,附候氏书五家。自跋说,明时诸书家,随听见入石,故不能依先后次弟入石。始于道光六年(1826)春,完于十四年(183

  • 三一子

    无卷数。明程德良(生卒年不详)撰。程德良字凝之,号云连,又号云梦人。云梦(今属湖北省)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崇信县知县。平生著述甚多,有《不波馆正续集》、《白莲沜代豆日钞》、《明文览》、《

  • 中庸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详见《论语论略》)撰。首有自序二首。是书与其所著《大学阐要》相表里,以为孔子著《孝经》一书,子思传衍家学,鬼神章以前,为尽人之学。诚明章以后,为合天之学。其中大孝数章,看似绝不相类,反

  • 左官异礼略

    一卷。清沈豫撰。豫有《春秋左传服注存》二卷,见前。《左官异礼略》条举《左传》中与《周礼》相异的官制,加以考证。其中有名不同而实相似的,有名同而实不同的,一一加以辨析。此书对研究周代及春秋官制具有一定的

  • 学圃萱苏

    六卷。明陈耀文编(详见《经典稽疑》条)。此书杂录各书新异之语,不立门目,也无所考订。盖随阅随钞,自备谈资而已。初在陈耀文官陕西时纂此书,因其官署后有双桧,乃题曰《桧林杂志》。待陈耀文归故里后补辑成帙,

  • 绍陶录

    二卷。宋王质(1127或1135-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居兴国(今属江西)。绍兴年间进士。曾为枢密使张浚幕僚,入为太学正。上疏请孝宗早定战守之策,被忌之者指为异论

  • 畹香楼诗稿

    二卷。清梁兰漪撰。梁兰漪,生卒年不详,字素涵,号蓉溪,江苏江都人,太守汪剑谭母。此书前有钱大昕所作序言,书后附有汪佩珩《桐华吟馆诗存》。此书刊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

  • 永绥直隶厅志

    六卷,周玉衡修,杨瑞珍纂。周玉衡,浙江萧山人,举人,同治元年(1862)任永绥厅同知。杨瑞珍,厅人,举人。厅志创自乾隆初元(1736)梁臻,实成于十六年(1751)段汝霖,其时仅规模初具,记载简略可知

  • 蓬庄诗集

    六卷。清沈虹(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沈虹字卫梁,一字谓梁,号蓬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雍正举人,官句容教谕。工诗,乾隆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本集由沈虹自编,以作诗先后为序,起康熙四十六年(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