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戚氏音

周礼戚氏音

一卷。陈戚衮撰,清马国翰辑佚。戚衮字公文,盐官(在今浙江海宁)人,官至始兴王府录事参军。事迹具《南史》本传,传载戚衮撰《三礼义记》、《礼记义》、《周官音》,今具不传。《周官音》隋唐志均不著录,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称之,则亡佚已久。马国翰依据《释文》所引,并参稽《集韵》,辑得五十余条,订为一卷,刻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此亦犹可见戚书之一斑。然马氏所辑间亦不免讹脱,脱者如《掌次》“以待张事”,《释文》出张,戚如字;《肆师》“颁于职人”,《释文》出职,戚音弋,注枳同。以上三条《周礼注疏》本具有而马氏漏辑。讹者如“凡王之稍事”一条,本属《膳夫》之文,而误入《宫正》;《巾车》“为士”条,“本或作缌”,缌误总;《考工记》“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释文》出戚,徐刘将刘反,意谓徐氏刘氏音戚速之戚将六反,文义甚明,而马氏误以戚为戚氏,谓戚氏音朴属之属将六反,殊非。此外,通志堂本《经典释文》于《雍氏》出祚,戚在洛反,《弓人》出秋杀杀闪,戚色界反,此为《周礼注疏》本所无,马氏不及见,亦宜补入。

猜你喜欢

  • 钦定皇朝通典

    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典》。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始编修,大约完成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之间。其编纂目的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是书共分九典,分别为

  • 周礼说

    五卷。宋黄度(1138-1200)撰。黄度另有《尚书说》七卷,已著录。此书久无传本,清道光中,拔贡陈金鉴据宋王与之《周礼订义》、陈友仁《周礼集说》,明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王志长《周礼注疏删异》及清

  • 诚斋牡丹百咏

    一卷。《梅花百咏》一卷。《玉堂春百咏》一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有燉为明代戏曲、诗文作家。号诚斋。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袭封为周宪王。生平事迹见《诚斋录》文。《牡丹百咏》有宣德五年

  • 南雍诫勖浅言

    一卷。明傅新德(生卒年不详)撰。傅新德字元明,又字商盘,定襄(今属山西)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右侍郎。此书是任国子监司业署祭酒时训导诸生之文。凡诫言八条,为《淫荡》、

  • 全吴纪略

    一卷。明杨廷枢(?-1645)撰。杨廷枢字维斗,江苏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崇祯庚午(1630年)乡试第一,为复社成员。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苏州,犹服明衣冠,拒不剃发,巡抚土国宝执而三谕之,仍不

  • 六宜楼吟草

    一卷。清姚其慎撰。姚其慎,生卒年不详,字忆仙,江苏南汇(今上海)人,举人方正李帮黻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入周浦《南荫堂姚氏丛刊》初编里。书后附有萧穆所作跋语。另有民国二十九

  • 双和欢

    见《金云翘传》。

  • 六书精蕴 音释

    共七卷(《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明魏校(1483-1543)撰。魏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作还有《周礼沿革传》、《大学指归》、《春秋

  • 三刘家集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今江西高安等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

  • 广宗县志

    ①八卷。明马协纂修。马协,字恭甫,陕西冯翊人,曾任广宗县知县。隆庆五年(1571)广宗县令吕信创修县志。万历二十四年(1596)马协任知县后,认为吕志多讹漏,遂致力于纂修新志,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