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韵

唐韵

五卷,唐孙愐撰。孙愐,唐代音韵学家。愐一作缅,天宝中官陈州司马。《唐韵》早已亡佚,近代发现唐人写本《唐韵》残卷,据考是书有二种版本,一本成于唐开元年间,一本成于唐天宝年间。孙愐《唐韵序》,宋修《广韵》刊载,一向通行。王国维认为:(1)书名又称《广切韵》,略称《切韵》或《广韵》。(2)书有开元本与天宝本,差别颇大。开元本部目次序大致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同。天宝本分韵加密,平声多出三韵,上去声亦各多出三韵,入声多两韵。(3)二本下平声韵目序数均与上平声衔接。王氏认为二本皆孙愐所作,开元本为初撰之本,天宝本则为重定之本。唐兰则认为天宝本并非孙愐所作。天宝本是否为孙愐所作,尚有待研究,开元本出于孙愐之手则是确定无疑的。开元本原书久佚,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明项子京所藏《唐韵》五卷,前有孙愐序及韵部数目。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对开元本《唐韵》可以有如下了解:(1)全书共分五卷。(2)平声上二十六韵,平声下二十八韵,上声五十二韵,去声五十七韵,入声三十二韵,凡一百九十五韵。较《切韵》多两韵,与《王韵》总数同。(3)卞氏所录孙愐《唐韵序》与《广韵》前所载者文句颇异。王国维谓“《唐韵》有开元、天宝二本,亦有二序,今《广韵》前所载,乃合二序为一,违失甚矣”。(4)是书很注意辨正形体,故“字体偏旁,点画意义,从木从扌,著彳著亻,并悉具言”。辨正形体主要依据《说文》《玉篇》等。(5)增加了很多注解,字义之外,事物名称、姓氏原委、州县名号等均加以注释,某些“异闻奇怪传说”也写进注解。引据颇为广博,字书、韵书、训诂书如《三苍》、《尔雅》、《字统》、《字林》、《说文》、《玉篇》、《声谱》等之外,尚旁及经史子集等著作。(5)开元本《唐韵》写成时间不会迟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因为开元本序中有“及武德以来创置,迄于开元二十年并列注中”的话,王国维谓“此实当时进书之序”。又其书载郡县建置迄于开元二十年。并自署行陈州司法参军事,尚在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之前。这些都足以证明此本完成于开元二十年之前。天宝本也早已散佚,但可供参考的材料较开元本多,其中著名的是蒋斧所藏唐写本《唐韵》残卷,据王国维考证,即天宝本残卷。是本有国粹学报馆影印本。魏了翁《鹤山大全集》录有《唐韵后序》。另有P2016号残卷,为伯希和所窃,存巴黎国家图书馆,国内辑入《瀛涯敦煌韵辑》中。根据这些材料,可对天宝本有如下了解:(1)天宝本不论是否为孙愐所作,但它确是开元本的增字加注本,而且“为晚唐人所为”。(2)这部书大约成于天宝十年(751年),因为序文中有“岁次辛卯天宝十载”的话。(3)与《陆韵》比较,天宝本平声从“真”韵中分出“谆”韵,从“寒”韵中分出“”韵,从“歌”韵中分出“戈”韵;上声从“轸”韵中分出“准”韵,从“潸”韵中分出“缓”韵,从“哿”韵中分出“果”韵;去声从“震”韵中分出“稕”韵,从“翰”韵中分出“换”韵,从“箇”韵中分出“过”韵;入声从“质”韵中分出“术”韵,从“末”韵中分出“曷”韵,共增加了十一韵。与《王韵》或开元本比较,少上声“广”韵与去声“酽”韵。全书分二百零四韵。(4)此本增字加训。所增字大多注明出处,如增“慾”字,注“出《说文》”;增“肐”字,注“出《纂文》”。训解颇详明,引据亦丰赡。(5)对《陆韵》有所刊正,如蒋斧藏本“证”韵“瞪”字下注云“陆本作眙”。“麦”韵“”字下注云“陆入格韵”。《唐韵》之称仿效《周礼》,“唐”指唐代,是书在唐代影响很大。宋徐铉为《说文》各篆所注切语,一般认为采自《唐韵》,此说董同和《汉语音韵学》认为“大成问题”。

猜你喜欢

  • 还山遗稿

    二卷。《附录》一卷。元扬鲁(1186-1255)撰。鲁字焕然,号紫阳先生。乾州奉天(今陕西乾县)人。金末应试不中。入元为耶律楚材荐,任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集中称所著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

  • 四本堂座右编

    二十四卷。清朱潮远(生卒年不详)编。朱潮远字卓月,扬州人,自称朱子之后。《四本堂座右编》是朱潮远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写成于康熙三年(1664)。内容分四门,其一记述起家,其二记述治家,其三记述齐家,其

  • 困学纪闻

    二十卷。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淳祐进士。历任秘书郎、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实录检讨、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后辞官回乡,专事著述二十

  •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五十四卷;附一种,二十四卷。清吴志忠编。吴志忠,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治经学颇深。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后随父迁居上海,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璜川

  • 易经补义

    ①四卷。明方芬撰。方芬字舒林,安徽歙县人。此书全列《本义》于前,而把自己所阐发的意思附赘在书末,均标有“补”字加以分别。所得非常肤浅。凡例说,述其王父有度所撰《易旨正宗》,及其父希莱《易经要旨》而作此

  • 左传同名录

    一卷。清杨文鼎辑。文鼎,江苏丹徒(今江苏丹徒)人。该书对《左传》中的同名加以汇辑,不作考辨。有清道光己丑(1829)刊本。

  • 释草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草名,全书十四篇文章。每释一种草本植物,必据《尔雅》、《说文》、《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考辨异名,分析异同,探究源流,论定是非。所言尚颇取证于

  • 燕居功课

    二十七卷。明安世凤(生卒年不详)撰。安世凤,字凤引,商丘(今河南商丘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定海知县。著有《燕居功课》、《墨林快事》等。此书分二十四类,每类各有五个子目。其议论出入于儒

  • 蕙风簃随笔

    二卷、二笔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与作者所撰《香东漫笔》大致相同,只是其考论金石的地方较少,涉及佛学也仅是记述其名义而已,而记述掌故、版本、诗词及名人轶事之处居多,中间夹有字句考订等内容有可取之处。此

  • 回澜纪要

    二卷。清徐端撰。徐端字肇之,详见《安澜纪要》条。徐端自河防丞,后晋守淮安,再迁徐州道,不二年则总督河道。二十年中,勤于政事。公余之暇,手辑此篇,以述治河之要。光绪十四年(1888)刻印,共二卷。其所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