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明丛书

四明丛书

八集,一百六十七种。民国张寿镛(1876-1945)编。张寿镛,字伯颂,一字咏霓,号约园。浙江鄞县人。光绪年间举人。辛亥革命后历任浙江、湖北、江苏、山东财政厅长,后任上海中央银行副行长、政务次长及光华大学校长等职。浙江宁波西南有四明山,因以四明代宁波地区。丛书所收,自汉唐以至清末,凡有关乡邦利弊,足资身心学问之著作,特别是世无传本或甚少传本之作,悉加搜罗。非四明人之著述而有补四明掌故者,也加以斟酌收录。于残存之文献,也编辑补缀。各种书皆选善本,并详加考校;对书之序跋等,也大都保留不动,以存原貌。另外每种书都有张寿镛之序或跋,详叙编辑刊刻缘由。全书共八集,陆续刊行。每集内但按时代先后排列。第一集收汉任奕《任子》等二十七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刊印。第二集收唐孙郃《孙拾遗文集》等二十二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印。第三集收宋高闶《春秋集注》等十七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印。第四集收宋舒璘《舒文靖公类稿》等三十八种(附二种),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印。第五集收清王梓材、冯云濠辑《宋元学案补遗》一百卷一种,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印。第六集收晋虞耸《穹天论》等二十一种,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印。第七集收晋虞预撰鲁迅辑《会稽典录》等二十三种,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印。第八集收晋虞预撰清汤球辑《虞预晋书》等十八种,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刊印。有民国四明张氏约园刊本。

猜你喜欢

  • 易学识遗

    一卷。明朱睦(1517-1586)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1577)举宗正,领宗学事。喜藏书,学者称“西亭先生”,比之汉刘向。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该书大旨都在论辨诸家之异

  • 绛县志

    ①五卷。清赵士弘修,陈所性纂。赵士弘字毅可,河北永年县人,出身进士,顺治十五年(1658)任绛县知县。按旧志创于明嘉靖三十八邑人吉大来,万历三十三年知县黄维翰曾增修,二本久已失传。此书纂修时,仅得其残

  • 齐河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蓝奋兴修,王道光纂。蓝奋兴,福建闽侯县(今属福州)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齐河知县。按齐河本为古祝阿县地,唐废祝阿为禹城,宋置齐河镇于县境,齐阜昌中始置县。明、清因之,隶济南府。

  • 江淮异人录

    二卷。宋吴淑(见《事类赋》)撰。此书所记道流、侠客、术士二十五人,各著小传,唐代二人,南唐二十三人。吴淑为徐铉婿,受其影响,亦颇喜怪语,离奇荒诞。但所记人与事,前史往往有之,并非杜撰。尤袤《遂堂书目》

  • 丧服经传补疏

    二卷。叶大庄撰。大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光绪年间著成是书。此书没有序和跋。卷一从斩衰三年章到齐衰三月章;卷二从大功章到记。此书颇有新义。其可取者,如引张尔岐说,认为《礼记》

  • 灵山县志

    十二卷,清黄元基修,吴苏海纂。黄元基,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灵山县知县。吴苏海,时任教谕。灵县自明代以来叠遭兵燹,卷帙散失,文献无徵。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林长存,博采耆旧,

  • 字体

    一卷。无撰人名氏,清任大椿辑本。是书《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未著录,不知何时人所撰。清任大椿据玄应《一切经音义》辑录四则以成此编。考之玄应《音义》,任书未录者尚多。由

  • 辽夷略

    一卷。明张鼐撰。张鼐字世调,号侗初,明代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1621-1627)时屡迁少詹事,陈言十事,语斥近习,遭魏忠贤忌恨,擢

  • 梧冈集

    八卷。明唐文凤撰。唐文凤,字子仅,号梦鹤,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唐文凤与祖元父唐桂芳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荐授江西兴国县知县,政绩颇著,后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六。著有《悟冈集》八卷。此集为程敏政所编

  • 释宫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旨在补充申发《尔雅·释宫》,专释宫室建筑称谓,并兼及有关礼仪。全书由八篇文章组成。程氏学养深厚,所征引古籍颇广泛;且深谙声义相通之学理,对称谓源流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