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国榷

国榷

一百卷。明末谈迁(1594-1657)撰。迁原名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署“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人。明诸生,终身未仕。史学家,性喜博综,致力于子史百家之言及诸子历代掌故,立志编撰明史。除《国榷》外,尚著有《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枣林集·诗集》、《北游录》、《西游录》、《海昌外志》、《史论》等。该书以《明实录》为本,参阅有关明代史书一百余种,历时三十五年,于顺治十三年(1656)完成。记事起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终于南明弘光元年(1664)。凡四百二十八万余字,其中万历以后七十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迁撰该书,遍考群籍,广征博采,但并不盲目轻信。对一些史实,总要进行精审考订,从而使材料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凡实录及诸史所记失实之处,均予指明。明亡后,又大量收集明代建州史料、邸报、方志及官吏、遗民之口述等资料,进一步充实和订正。该书对于实录中所隐没及为清统治者所讳言的一些史实,皆直书不讳。其中建州女真由猛哥帖木儿至努尔哈赤间史事原委,可补其他史籍记载之不足。书中还收集了不少农民起义史料。对于时代重要事情的发生,常随事叙列作者与诸家议论,可供参考。惟叙述文字过简,脱稿后未作仔细复审,前后内容失于照应,同一事件先后叙述不一,甚至张冠李戴,画蛇添足,且于灾异祥瑞叙述太繁,是其短处。该书至清无刊本,只有少量抄本流传,未遭窜改。1958年中华书局首刊张宗祥依蒋氏衍劳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抄本互相校补后重分的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四卷,记明文世系、地理、封爵、职官等。

猜你喜欢

  • 吴竹坡文集

    五卷。《诗集》二十八卷。明吴节(1397-1481)撰。吴节,字舆俭,号竹坡,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授编修,历官南京国子监祭酒,官至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著有《吴竹坡文集》

  • 吟斋笔存

    三卷。清代梅成栋(生卒年不详)撰。梅成栋字树君,天津(今天津市)人。此书是作者的札记,其中诗词评论占多数篇幅,对乡党诗人,尤其是津门诗,记载十分详尽。此书对了解清代诗词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屏庐丛刻本。

  • 翠屏笔谈

    一卷。旧本题宋王应龙撰。此人生卒年、仕履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多记宋代诗话,兼及神经杂事。内容大多采拾他书而成,而且编排散乱,毫无体例。某些史实的记载,时间、事件与史传所载不符,脱文之处较多,大体为传闻

  • 尚书注考

    不分卷。清陈泰交辑。陈泰交,字同倩,嘉兴人(今属浙江省),明末清初学者,生卒年不详。有《尚书注考》、《斋至斋集》。本书所谓《尚书注》,即金履祥之《书经注》。本书共列同字异解三百二十三条,如“稽古帝尧”

  • 铜马编

    二卷。明杨德周(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杨德周,字齐庄,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历古田、高唐知县。著有《淡圃芋记》。此集为其崇祯中为福建古田知县入觐京师,往返记

  • 李徵伯存稿

    十三卷。明李兆先(1465?-1514?)撰。李兆先,字徵伯,湖南茶陵人。大学士东阳之子。以荫为国子生,年二十七而卒。《怀麓堂诗话》曾载兆先论诗之语。李东阳所作兆先志文,悼惜特甚。沈周《客座新闻》乃载

  • 历代名画记

    十卷。唐张彦远撰。张彦远之生平见《法书要录》。张彦远祖上屡及高官,家中广聚“法书名画”,因而自幼备受熏陶,且对“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于是潜心钻研、精心选择,著有《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历

  • 庞文恪公年谱

    一卷。清庞钟璐自编。钟璐字宝生,清末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恪。前五十一年为钟璐自述,名《知非录》,后四年为其子庞文鸿补编。本谱收有谕祭谕碑及翁同和撰墓志铭。现存

  • 攻媿集

    一百一十二卷。宋楼钥(1137-1213)撰。楼钥,字大防,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调温州教授。光宗时,提为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后为翰林学士。历同知枢密院,

  • 柏斋三书

    三卷。明何瑭(详见《医学管见》条)撰。此书三卷,一为《阴阳管见》,一为《乐律管见》,一为《儒学管见》。大多好为异说,如论阴阳则以周子相生之说为不可信,且极诋《张子正蒙》及《邵子经世》诸书之过失。论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