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戴礼注补

大戴礼注补

十三卷。清汪照(生卒年不详)撰。汪照,初名景龙,字纚青,一字少山,江苏嘉定县(今上海嘉定)人。贡生,负诗名,精考证,工八分书;尝佐王昶分纂《金石萃编》;游陕西,历主华原横渠书院;著有《三家诗义证》、《宋诗选略》、《陶春馆吟稿》及是书。书首有王昶序,略言:“《大戴礼》,宋时列于十四经,先哲谓其探索阴阳,穷析物理,推本性情,严礼乐之辨,究度数之详,固已度越诸子百家,与《小戴记》并行,宜也。河间献王所献共百三十一篇,刘向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又后氏戴氏古经七十篇,今自《小戴记》四十九篇及《大戴记》三十九篇,去重复外,实八十四篇,遗佚已逾其半,可勿郑重爱惜疏通而证明之欤?《大戴记》之注,惟卢辩一家,而简略无以发其博大精深,且传写日久,讹舛滋甚。予友卢学士文弨、戴太史震,曾厘正其文字,而注释未及为,汪君纚青作解诂,纠集同异,采撷前说,一字之误,必折衷于至当,盖颛力者三十余年。后世有复十四经之旧者,大戴之书将立学官,则君之解诂,当与孔贾并行”云云。是书首列目录。卷一之《王言》,据篇内及《孔子家语》仍作《王言》,不从程、朱、沈本作《主言》,与王聘珍《大戴礼解诂》异;《盛德》用武英殿校本,合《明堂》为一篇;《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文王官人》诸篇,次第均有改订,故无两七十三;《公冠》,各本均作《公符》,此订为《公冠》,孔氏《补注》,王氏《解诂》均与此同;《夏小正》篇则勘分经传,尤见苦心,若《王言》篇“百步而堵”,则信戴氏校本,堵为亩字之讹,此类甚多。是书以校本为主,王氏《解诂》则主要用旧本原文,且不满于校改文字;是书则引类书以正原文,孔氏《补注》与之相似。是书末有附录,载卢文弨、惠栋、戴震所论校者,以戴氏为多;又载戴氏与卢文劭书,以为他们未核出的误字自《保傅》注至《子张问入官》注,仍有十条之多。其后又载逸礼语及诸书所引与今本不同者,其中以《仪礼·丧服传》为最多,《文选》《太平御览》《曲礼》疏等亦不少;惟《渊鉴类函》《诸礼通考》皆清人著作,所引《戴记》必本古书,似应举所从出。总之,是书于《大戴记》可谓殚心竭力,实为治礼经者所宜注重也。是书版本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春秋三书

    三十二卷。明张溥(见《诗经注疏大全合纂》)撰。该书分《列国论》二十四卷、《四传断》七卷、《书法解》一卷,计三部分。书未完而张溥卒,张采续撰,将《诸传断》所未完之文公、襄公、僖公条补续,并为之刊行。无甚

  • 正蒙释

    四卷。旧本题明高攀龙(详见《周易易简说》)集注、徐必达(详见《南京都察院志》)发明。叶向高曾为此书作序,称:“《正蒙》精深浩渺,朱子训释未尽,锡山高云从缘其指,广为集注;携李徐德夫笃好此书,尝条其所见

  • 大行集

    一卷。明冯惟重撰。生卒年未详。惟重字汝威,号芹泉,青州临朐(今山东)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行人。此集无序目,有古诗十一首、律诗四十二首,亦康丕杨选本。疑当时合刻家集而遗其二。卷帙与黄氏《千

  • 书法正传

    十卷。明冯武(1627-?)撰。冯武号简缘。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清代书法名家冯班之从子。康熙四十六年(1707)八十一岁,馆于苏州缪日芑家,为其述此书。此书专论正楷之法,书前有冯武自序,次为凡例八条

  • 南村诗集

    四卷。明陶宗仪(1316-?)撰。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到南京赴礼部试,赐钞而归。宗仪学识广博,不但长于诗文,精

  • 周易说统

    十二卷。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今浙江余杭)人。此编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凡诸儒说理可以互相参证处,也旁采并存,标为四例。与《本义》相左但理有阐发处,称“附异”。其互有异同,但与传义

  • 诗总闻

    二十卷。王质(1127-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属山东)人。后徙兴国(今属江西),南宋文学家。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任枢密院编修。王质博通经史,有文才,为张孝祥父子所器重,与

  • 子书百家

    见《百子全书》。

  • 说文解字群经正字

    二十八卷。清邵瑛(生卒年不详)撰。邵瑛字桐南,浙江余姚人。著作尚有《刘炫规杜持平》。这是一本正字的书。篆变为隶,隶变为真,群经中之文字偏旁多舛,点画失宜,所在皆是。故而邵氏以《说文》而正群经之字,以不

  • 窦氏联珠集

    五卷。唐褚藏言(生卒年不详)辑。褚藏言江西人,事迹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年间在世。此集收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每人一卷,共一百首。每卷各有小序,详其始末。窦常字中行,官国子祭酒。窦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