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禄阁外史

天禄阁外史

八卷。旧本题汉黄宪(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王鏊为之序。但这些词文语句鄙陋,内容、风格如出一辙,显系一人所为。又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徐应雷《黄叔度二诬辨》曰:“黄叔度言论风旨,无所传闻,入明嘉靖之季,昆山王舜华名逢年,有高才奇癖,著《天禄阁外史》,托于叔度以自鸣。”朱国桢又曾说他亲见王舜华其人,“知著《天禄阁外史》甚确。又李诩《戒庵漫笔》云:“《天禄阁外史》乃近年昆山王逢年所诡托者。迩有余姚人御史某,沾沾以文学自喜,杂此文于左、国、司马诸篇中刊行,颁于苏常四郡学宫,令诸生诵习之。”可见,《天禄阁外史》为明人王逢年伪造,并非汉黄宪所撰。书中内容矛盾之处很多,用之者不可不辨。现存主要版本有:《汉魏丛书》本,子余秘书九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玄中记

    一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撰。又称《郭氏玄中记》、《元中记》。《隋志》、《唐志》无目,惟《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收录,作一卷,未题撰人。南宋人罗苹在《路史发挥》卷一《论槃瓠之妄》中说:“《

  • 弥勒上生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弥勒上生经游意》是对《弥勒上生经》的注疏。该《游意》共分十章。即第一序王,第二释名,第三辨理宗体,第四论因果,第五出世久远,第六成道真应,第七

  • 夷白斋稿

    三十五卷。《外集》一卷。元陈基(1314-1370)撰。基字敬初。临海(今属浙江)人。至正中,以荐授经筵检讨。曾为人起草谏章,几乎获罪。张士诚据平江(今属江苏),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初受太祖召预

  • 炉火鉴戒录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俞琰所著之书,多阐明玄学。此书专言外丹炉火之事,强调为之者未必成,而致祸者十之八九。历引古今事迹及前人议论作为鉴戒。自序称“兵后槁,不复存,姑举其略”。《四库提要》

  • 孝经内事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九条,多伪脱。其中“天子行孝,则景星见”条,《御览》所引“孝”下有“德”字。“王者还嫌别微,殊跺贱,抑骄臣,息乱子,则屏性为之明以润,章大也”条,《御览》所引“润”字下尚有

  • 五经通义

    ① 一卷。清宋翔凤(1776-1860)辑。翔凤字于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经学家,常州学派有名的学者。庄述祖之甥。嘉庆庚申(1801)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翔凤治经学,“志在西汉家法,微言大义”

  • 杨公笔录

    一卷。北宋杨延龄(生卒年不详)撰。杨延龄,一作杨彦龄,里居未详。书中自称元丰中曾为山阴尉,又称任隰州司户。又曰元丰八年(1085)秋为滏阳令。后自江宁上元移宰常州武进,以朝奉郎致仕。学问博洽,本书以外

  • 墙东类稿

    二十卷。元陆文圭(1252-1336)撰。陆文圭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幼而颖悟,博通经史及天文、地理、律象、医药、算术之学。隐居城东讲学,时称墙东先生。朝廷屡聘不就。文章融会经史,纵横变化。东南

  • 三才考略

    十二卷。明庄元臣(生卒年不详)撰。庄元臣字忠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隆庆二年进士。本书为备科举答策之用。分十二门。皆摭《通典》、《通考》诸书编辑而成。其目录列乐律为策九,而书中却为第六。漕河列第十

  • 太古堂集

    二卷。明高宏图(?-1645)撰。高宏图,字研文,一字子犹,号斋,山东胶州人。生卒年不详。生年不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福王时为东阁大学士。南京破后,不食而死。事迹具《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