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玄经

太玄经

十卷。汉扬雄(详见《方言》)撰,晋范望(生卒年不详)注。《太玄经》,简称《太玄》,是西汉扬雄的代表作之一。其书仿《周易》的体例,其玄象的一、二、三画,相当于《周易》卦象二画的阴阳爻;《太玄》有方、州、部、家四重玄,相当于《周易》的六个爻位;《太玄》的一、二、三画象征天、地、人三玄,各为二十七部,相交错于方、州、部、家四重,为八十一首,相当于《周易》的六十四卦;每首各有九赞,共为七百二十九赞,相当于《周易》的三百八十四爻;“首”相当于《周易》的《象》,“测注”相当于《周易》的《象辞》;《太玄》的《摛》、《宝》、《掜》、《图》、《告》相当于《周易》的《系辞》;《数》相当于《周易》的《说卦》;《冲》相当于《周易》的《序卦》;《错》,相当于《周易》的《杂卦》。此书吸收了汉代哲学及天文学思想,以天地人三玄为本,重点阐述宇宙生成、天道人事变化规律,总括为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赞。此书多用古文奇字,因而使其奥雅难通。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汉代宋衷,三国吴陆绩,晋范望、唐王涯、宋代宋惟良、吴秘、陈渐等都曾为此书训诂或注释。宋代司马光还撰有《太玄经集注》。今本虽题称晋范望注,而实际上收有陆绩、范望、王涯、邵雍、朱熹等各家之言,注文中以范望注释为主,其余诸家之言,有些是后人附入。此书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其传本也较多。现存宋刻(无注)本、明万历郑朴刻(无注)本、明嘉靖中万玉堂刻本、明万历中乐无声刻本、清《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

猜你喜欢

  • 典训

    见《典语》。

  • 毛诗异义

    四卷。清汪龙撰。汪龙,字叔辰,又字蛰泉,安徽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乾隆时举人,拣选知县,生卒年不详。据其目录后自识说,嘉庆十八年得与段玉裁相交,读了段所注《说文》,从前之疑义得以补正的有若干条,重写

  • 冬余经说

    十二卷。清邵向荣(生卒年不详)撰。向荣字东葵,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镇海县教谕。此书杂释诸经,包括《易》、《书》、《诗》、《春秋》、《周礼》、《礼记》、《论语》、《孟子》。主要是引

  • 景紫堂全书

    五册,十七种,八十一卷。清夏炘(详见《诗章句考》)撰。全书所收多为经学著作,如《檀弓辩误》三卷、《读诗札记》八卷、《诗章句考》一卷、《朱子诗集传校勘记》一卷等。其中有些本书有专条介绍。另有《养疴三编》

  • 滕王阁续集

    十九卷。明李嗣京(约1642前后在世)编。李嗣京,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南昌府推官。巡抚谢学龙嘱其取明中叶以后滕王阁中赋咏,编成此集。盖以续正德中董遵所辑。《四库全书》列

  • 小学稽业

    五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是作者根据朱熹《小学》改编而成的一部封建正统的儿童教育课本。作者在《序》中说明了其改编的目的:“朱子小学所载天道、性命……诸条皆非幼童事,且无分于《大学》,

  • 蒙兀儿史记

    一百六十卷,现存一百四十六卷。清末屠寄(1856-1921)撰。寄字敬山,自号结宦主人。进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黑龙江舆图局总办,致力于元史研究,积二十余年精力撰成此书。采用正史体,分纪、传、

  • 周礼刘氏音

    二卷。刘昌宗(时代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佚。《颜氏家训》尝称刘昌宗,则刘氏盖齐梁间人。《隋书·经籍志》载刘氏《礼音》三卷,《唐志》不著录,陆德明《经典释文》引述刘氏音甚多,则唐尚有其书,《唐志》失载,今

  • 堪舆类纂人天共宝

    十二卷。明黄慎(生卒年不详)撰。黄慎,字仲修,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撰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此书刊于崇祯癸酉年(1633),书内分经、传、论、状、书、记、篇、说、诗、赋、歌、诀、问、答、杂、录

  • 徐光启行略

    一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为比利时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著有《孔子哲学》等书。此书是作者因在江南传教,得到徐光启孙女甘弟大的许多帮助,因此为表彰徐光启等在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