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华山志

宝华山志

十五卷。清刘名芳撰。刘名芳,福建人。详见《南通州五山全志》条。刘名芳与宝华山住持释福聚相识,因纂修此书,而请释福聚参校。福聚,号文海,雍正十二年(1734)诏入京师,主持大法源寺。后被皇帝召见,赐四季紫衣经典等物,并奉命开三坛大戒。《宝华山志》乾隆刻本,共十五卷。前后无序跋。卷一,山图、形胜、星野。卷二,山水。卷三,建置。卷四,古迹、灵异。卷五,高僧、律师。卷六,碑铭、碑记。卷七,塔铭。卷八,诏敕、奏疏、公移。卷九,记。卷十,赋。卷十一,序。卷十二,传、赞、考、书、启。卷十四,诗古体。卷十五,诗今体。其谓宝华山形势曰,山在江宁府句容县北六十里。山势崛起,而中凹。群峰环绕其下,若华之含萼,窝藏寺宇,如莲之有房也。又谓宝华名之由来曰,名宝华,盖取般若经云,南海北有宝华山,古佛所居。或曰缘僧宝志结庵,故曰宝华。又曰盛夏黄华满山,故称宝华。三说并存,犹待后人证之。

猜你喜欢

  • 滇考

    二卷。清冯甦撰。冯甦(1628-1692),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县人。他在顺治年间中进士,曾任云南永昌军民府推官,以后又被提升为广东巡抚、刑部侍郎。《滇考》就是他在任推官期间于康熙四年(1665年

  • 诗经乐谱乐律正俗

    三十一卷。乾隆五十三年(1788)奉敕撰。《诗经乐谱》三十卷,乾隆命皇子暨乐部诸臣,据文义以定宫调,援古证今,亲加指示。而于永言之徵旨,御定为一字一音,合于大音希声之义。并遵《律吕正义》体例,分列八音

  • 文释

    一卷。南朝宋江邃(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江邃字玄远,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人。元嘉(424-453)初,为太学博士,累迁祠部郎,兼散骑常侍,又任司徒记室参军等。广收事物常语,精加解释,撰成此书。

  • 巴山七种

    二十二卷。清王侃撰。王侃字迟士,西川温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以贡授州判,不就。著作除本书所收外,尚有《治官记异》、《字通》。《巴山七种》目次为《皇朝冠服志》二卷、《治平要术》一卷、《放言》二

  • 聊斋志异

    十二卷(或为十六卷、二十四卷)。清蒲松龄(1640-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初文学家。早年热衷功名,十九岁应童子试,得县、府、道三第一,深为当时著

  • 春秋贯玉

    四卷。明颜鲸(1514-1519)撰。颜鲸字应雷,号冲宇,浙江慈溪人,嘉靖时进士。擢御史,出为河南按察使,改畿辅学政,以劾都督朱希孝忤旨,谪安仁典史。隆庆中,累迁山东参议,改行太仆卿,又以忤高拱落职。

  • 石鼓文五种

    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按石鼓文为唐初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之十块鼓形石,上有籀文所刻四言诗,每块十首为一组,发现时已残缺不全。一般认为是叙述畋猎游乐生活之猎碣,而对其刻石年代则众说纷纭。唐后历代都有拓印、翻

  • 心斋约言

    一卷。明王艮(1483-1541)撰。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他生于从事盐业生产的灶户家庭,七岁受书乡塾。后因家境贫寒,随父经商。但他自学《孝经》、《论语》、《大学》,逢人质义

  • 六研斋笔记

    四卷、二笔 四卷、三笔 四卷。明李日华(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条)撰。李日华工于书、画,所以此书所记论书、画者占全书的十分之八。文词清隽,体例类似题跋类。《四库》馆臣认为“画锦褫玉轴,流览既久,意与之化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