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古文疏证辨正

尚书古文疏证辨正

一卷。清皮锡瑞撰。皮锡瑞也是攻东晋伪《古文尚书》的,只是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有不少疏谬之处,皮氏恐为反戈者作为攻击的借口,故作“辨正”来完善阎氏之说。卷首有“自序”。皮锡瑞认为,阎若璩不了解汉代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家法,所以有以马融、郑玄所注古文为今文之类的谬误。阎若璩还援引宋人臆说来斥古义,如信欧阳修说而疑文王改之;信程颐说而疑武王观兵;信邵康节(雍)的《皇极经世》之书来推算年数之类的错误。皮氏辨正阎若璩之说大都较为确当,多有可取之处,但囿于自己的观点和学派立场,也有一些失误,如清初时汉学与宋学之间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和对立,所以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经常援引宋儒之说为据;而皮氏身处晚清,学术界汉学与宋学之界限早已判然而分,皮锡瑞为专治汉学者,所以也斥责宋儒之说。阎若璩时汉学还没有今、古文之分,所以也有不少地方援引马融、郑玄之说;皮锡瑞则为专治今文经学者,所以也不满马融、郑玄之说,且认为《孔传》优于马、郑之说,尤优于南宋蔡沈的《书集传》,亦在所难免矣。本书有、思贤书局刊本。

猜你喜欢

  • 空同词

    一卷。宋洪瑹撰。洪瑹字叔玙,自号空同词客,生卒年不详,里贯亦待考。是集录词十六首。卷末《清平乐·咏渔父》一阕,据《花庵词选》考,当为连久道词,而误入瑹词中。由是《空同词》实为十五首。其词今存数量不多,

  • 易纂言

    十二卷。元吴澄(1249-1333)撰。吴澄字幼清,号草庐,崇仁(今属江西抚州)人。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至元中,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至大元年(1308年),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英宗

  • 石洲诗话

    八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他学识渊博,精通考据、金石、书法,兼工诗文。著作有《复初斋文

  • 业儒臆说

    一卷。清代陶圻撰。陶圻字甸方,秀水(今浙江嘉兴附近)人。此书是作者关于“为学”、“仁”等儒家学说的论述之作,涉及儒家学说的许多方面,全书反对王守仁学说。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山谷内集

    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一书,道宣作于乾封二年(667)。总述祇树园中共有六十六院,大门之东,东门之西,自分七院。东门之东,自分九院。大门

  • 良吏述

    一卷。清彭绍升(详见《儒行述》)撰。自序谓:“读《汉书》至文翁朱邑之事,心慕之。既长,往来齐燕吴越之间,问民所疾苦。居间既久,考旧闻作《良吏述》,始自骆钟麟之却漕金,至李大本之散苗田。”认为自三代以来

  • 书集传

    十二卷,《或问》二卷。宋陈大猷撰。陈大猷,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南宋理宗年间进士,由从事郎历六部架阁。陈大猷所作《书集传》与《或问》,为《四库全书》录入者仅《或问》二卷,《书集传》未被录入

  • 灵岩山人诗集

    四十卷。《年谱》一卷。灵岩山人集,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授修撰。官甘陕甚久,后累官至湖广总督。其治

  • 莱芜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张梅亭修,王希曾纂。张梅亭字雪安,邑人,进士出身,光绪末年任礼部主事。王希曾字景沂。张梅亭见莱芜志失修二百余年,卷籍散佚,文献无征,深恐一邑掌故年久湮没,即于暇日搜集资料,考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