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居士集

居士集

五十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此集前列苏轼序及年谱。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1072年)子发等编次数字。而苏轼序谓得于其子棐,乃次而论之。序作于元祐六年(1091),时发己卒,故序中不及。庆元中周必大编次修集,自居士集外,有外集等九种,通一百五十三卷。此编仅三之一,出自修所手辑。《文献通考》引叶梦得之言曰:“欧阳文忠公晚年取平生所为文,自为编次。今所谓居士集者,往往一篇阅至数十过,有累日去取未决者,则其选择为最审。”此本又取淳熙间孙益谦所校重镌,卷末列诸本字句异同,极为详核。又一本为明代朝鲜所刊,校正亦极精审。因周必大所编文忠集已全部收入,无庸复录,故今只存其目。此集有内府藏本、《四库全书》本、天顺本、嘉靖本、康熙本、嘉庆本、光绪本。张元济等辑民国八年(1919)上海商务印书馆初次影印本、民国18年(1929)二次影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缩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及缩印本。

猜你喜欢

  • 钦定时晴斋法帖

    十卷。汪由敦(1692或1693-1758)书,乾隆二十三年钦定辑刻。汪由敦,字师苕(一作师茗,又作师敏),号谨堂,一号松泉,安徽休宁(今属安徽)人。雍正二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端。汪由

  • 广事类赋

    四十卷。清华希闵(生卒年不详)撰。华希闵字豫原,无锡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华希闵在校刻吴淑的《事类赋》的时候、发现此书有许多遗漏的内容,于是在《事类赋》的基础上,增加补充编为此书,附刻于其后。共二十七

  • 学庸切己录

    二卷。明谢文洊撰。文洊字约斋,号程山,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对张载之学颇有发明,力倡“主敬”、“躬行”之说。书中随文讲解,旁采诸儒之说,并以己见相参,行文类似语录体。书末附《西铭

  • 春秋左氏传答问

    一卷。刘师培(详见《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撰。民国元年(1912)刘师培游四川,主持成都国学院事,兼任国学学校讲习。学生向他请教有关《左传》的问题,他就随时加以解答,记录下来共二十七条,汇为此书。他大

  • 剑阁县续志

    十卷,民国王昌蔚修,张政纂。王昌蔚,曾任剑阁县长。张政,字梓忠,江油人,举人。为李榕先生再传弟子,民国初尝摄州篆。民国十六年(1927)重开旧局,县府聘其主其事,因成兹编。《续修剑阁县志》民国十六年(

  • 说文解字群经正字

    二十八卷。清邵瑛(生卒年不详)撰。邵瑛字桐南,浙江余姚人。著作尚有《刘炫规杜持平》。这是一本正字的书。篆变为隶,隶变为真,群经中之文字偏旁多舛,点画失宜,所在皆是。故而邵氏以《说文》而正群经之字,以不

  • 宝甓斋札记

    一卷。清赵坦撰。坦有《春秋异文笺》,已著录。此书未见别种刊本。观其“札记”之名,疑书中内容本不限于经部,阮元编辑经解时,摘录其说经的内容辑成此书。中间时引程瑶田、丁杰、董丰垣诸人之说,文下间有戚学标、

  • 说文字原韵表

    一卷。清胡重(生卒年不详)撰。胡重字鞠圃,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精于小学,尝校《干禄字书》及《惠氏校本说文》。是书用李焘《五音韵谱》始“东”终“甲”之韵,取五百四十部首而编之,无说解,无注释。其自序谓

  • 蚕桑图说合编

    一卷。清何石安、魏默深辑。何石安、魏默深生卒年及生平不详。《蚕桑图说合编》有桑说五条、蚕说十条、图说十六条,主要谈及植桑养蚕之事。《蚕桑图说》有高州富文楼本,《续四库全书提要》也有介绍。

  • 所安遗集

    一卷。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延祐二年(1315)进士。除龙泉县主簿。其曾孙朴辑其遗稿,编成此集。明成化中,其来孙铨等重刊。内“七言歌行居十之七八,大致气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