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府志
①十卷。明傅淑训修,曹树声纂。傅淑训,湖广孝感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进士知平阳府。少事父母,有孝名。居官廉正,遇凶荒,煮粥振饥,公退闭阁纂志,网罗放失,成一部信史,寻迁本省督学道,称公明。累官户部尚书。平阳至明洪武时,始改路为府,领六州二十八县,地域几乎占山西省地域的三分之五,为全省最大府。又为虞夏旧都,历史悠久,故其间人物文献之繁变,山川地域之变更,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府。《平阳府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清顺治二年(1645)修补本。此志所叙,尚称详备,文笔堪称典雅,唯体例未免杂乱。如设舆图专类,本应将全书所有图集中在一起,不应把图分散在山川、建置沿革诸类中。又如记述山川,未能依所属州县分别叙述,不伦不类。②三十六卷。清刘棨修,孔尚任纂。刘棨字青岑,山东诸城人。出身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平阳府知府。时值地震之后,疮痍未起,加意周恤,岁歉煮粥赈饥,修葺文庙,整理乐器,重建鼓楼,开拓试院,在任吏惕民怀,善政不可胜举,后升江西提刑。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署云亭山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山东曲阜人。少读书于曲阜县北石门山中,康熙六年(1667)考取秀才,以捐纳为国子监生。二十三年(1684),圣祖至曲阜祭孔,听其讲经后十分赞赏,授国子监博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三十八年(1699),所著名剧《桃花扇》上演,引起政府的不满,被免官归故里。还著有《孔尚任集》、《阙里志》、《莱州府志》等。康熙四十七年(1708)孔尚任应平阳知府刘棨邀请到平阳府修志。府志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此志为万历《平阳府志》恤续修本。全书三十六卷,三十六目,分为:卷一图考,卷二星野,卷三建置沿革,卷四疆域,卷五山川,卷六关津,卷七城池,卷八公署,卷九学校,卷十祠祀,卷十一户口,卷十二田赋,卷十三水利,卷十四屯田,卷十五盐法,卷十六恤政,卷十七兵防,卷十八帝王,卷十九职官,卷二十宦绩,卷二十一选举,卷二十二封荫,卷二十三人物,卷二十四隐逸,卷二十五流寓,卷二十六列女,卷二十七仙释,卷二十八方技,卷二十九风俗,卷三十物产,卷三十一古迹,卷三十二陵墓,卷三十三寺观,卷三十四祥异,卷三十五杂志,卷三十六艺文。该志克服了万历志“杂乱不清,叙事笼统”的弊病,记事详明,体例谨严。如山川类,旧志合三十四处而为一,使观者茫然,莫知所属,此编则分载州县,高下了然。如学校类、古迹类,旧志载述甚简,该志详加载录。又如兵防类兵氛,旧志俱无,该志详细记载了明末清初兵事,保存一方宝贵资料。③三十六卷。清章廷珪修,范安治等纂。章廷珪字蕉源,浙江绍兴县人。出身监贡,雍正十二年(1734)任平阳知府。考平阳府在清雍正二年以前,领六州二十八县,雍正二年,分蒲、解、绛、吉、显五州为直隶州,又分临晋、猗氏、万泉、荣河四县隶蒲州;安邑、夏县、平陆、芮城、垣曲五县隶解州;太平、襄陵、河津、稷山四县隶绛州;乡宁、蒲县隶吉州;汾西、太守、永和隶显州。七年,分闻喜、绛县隶绛州,又改太平、襄陵隶平阳府。九年,又分显州的汾西隶府。平阳府共统一州十一县。其区域,大大小于旧志区域。《平阳府志》雍正十三年(1735)修,乾隆元年(1736)刻本。全书三十六卷,三十六目。除省屯田而增仓储外,全部纲目承袭旧志。然此志较旧志佳则在于能详稽雍正十二年的通志本,对旧志中的谬讹,多据通志订正。如天文各星,旧志绘于图考前,此编则仿通志体移入星野卷首,以便翻阅。又如关津卷,旧志甚略,此编又仿通志加详,并增加桥梁一节,使关津门内容更加丰富。至于删旧志屯田,增补仓储,则是该编一大特色。此志尚有同治十二年(1873)重刻本刊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