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康斋文集

康斋文集

十二卷。明吴与弼(1391-1469)撰。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崇仁(今属江西)人。永乐七年(1409)赴南京省亲,从学于杨溥。因获读朱熹所编的《伊洛渊源录》而立志学习理学,发愤读书。天顺元年(1457)以忠国公石亨荐,征至京师。授左春圬左谕德。辞不就职,归里后,以读书授徒终志。著有《康斋集》。其集初刻于江西抚州,因岁久早已不存。后有弘治七年(1494)江浦吴泰刻本,正德十年(1515)彭杰刻本,嘉靖五年(1526)林维德刻本,此本乃崇祯五年(1632)江南提学副使陈维新所刻。凡十二卷。分为诗七卷,奏疏、书、杂著一卷,序一卷,记一卷,目录一卷,跋、赞、铭、启、墓志、墓表、祭文一卷。其诗自永乐八年(1410)至正统六年(1441),皆以年编次,内有《洪都稿》、《游金陵稿》、《适上饶稿》、《金台往复稿》、《西游稿》、《东游稿》、《适闽稿》、《东游饶川稿》等诸集。而所注某稿止此之后,又有附赘之诗,亦以编年续入。其人,颇好自我标榜,不仅替权臣的年谱作序,还屡称梦见孔子、朱子,或孔子来访,其妻亦称梦见孔子相访,因而颇受世人诋毁、讥讽。然吴与弼之学,实能兼采朱、陆之长,刻苦自立,及门弟子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胡居仁得其笃志力行,遂启余干之学,其功未可以尽没。其诗文亦皆淳实近理,无后来洸漾恣肆之谈。有些小诗,如“风来夜帎寒,云宿晓窗雨。旅思共秋生,遥思故山侣”(《秋晚》)等,皆写很清新,富有情致。有明嘉靖、崇祯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曹月川全集

    见《曹月川先生遗书》。

  • 夷齐考疑

    四卷。明胡其久(生卒不详)撰。胡其久,崇德(今浙江省桐乡县)人。明隆庆年间(1567)举人,官至陇南知县。当时世间所传伯夷、叔齐的事迹、世系、名姓、字号大都出自《韩诗外传》或《吕氏春秋》,并各有附会增

  • 印古堂诗话

    不分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靖江(今属江苏)人,一作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从学于王守仁,颇精老庄之学,著有《参玄三语》、《庄子通义》、《宵练匣》、《及是书》等。《印古堂诗话

  • 镜倚楼小稿

    一卷。清章孝贞撰。章孝贞,生卒年不详,字静仪,又字味琴,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章俊民之三女,上元周观模之妻。此书嫏嬛别馆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入《国朝闺阁诗钞》第十集中,共选诗十六首。

  • 卓行录

    四卷。清黄容撰。黄容字叙九,吴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记载明末清初卓有品行的人事。书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其自序云:“《集》中体例,主于表彰潜德,搜辑逸事。其事迹赫赫在天壤,

  • 金华文略

    二十卷。清王崇炳(详见《金华征献略》)编。此集所收均为金华一郡之文。上自汉尚书杨乔,下迄于清朝徐腾,共收一百十七家,而王崇炳之文亦录其内。据集前《凡例》称,所取《金华文征略》十之有五,《金华文统》十之

  • 见素诗集

    十四卷。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刑都主事,迁员外。以事下狱,谪姚州判官,迁南刑部员外,后擢云南按察副使、进按察使,改湖广,引疾归

  • 刍荛录

    二十卷。明冯恩(1496?-1576?)撰。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擢南京御史官至大理寺丞。冯恩官御史时,疏劾张孚敬、方献夫、汪鋐等权臣获罪。下狱论死,及朝审不

  • 内简尺牍编注

    十卷。宋孙觌(1081-1169)编。其生平履历见《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条。其门人李祖尧为之注。其注中多取孙觌自著诗文以资考证。因李祖尧亲从孙觌游、较之任渊注陈师道、黄庭坚诗闻见更为有据。注释准确,典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二百卷。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南宋史学家。庆元元年(1195)乡试未中,不再应举,发奋著述。理宋宝庆年间,赐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