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律服考古录

律服考古录

一卷。清杨峒撰。杨峒,山东益都县人,生平及生卒年未详。该书内容是考证古代服丧之礼,其体例是先录有关条目,再考证《仪礼》以及历代不同说法列于后。至于《仪礼》所列“大夫降服”等条文,不是清代所用,及衰服等用法,变服、除服的仪节等都未录著。此书卷上载《大清律服制》,凡斩衰、三年服丧、齐衰、杖期都一一罗列;卷下凡齐衰五月之礼、齐衰三月之礼、大功九月、小功五月、服缌麻三月之礼都一一罗列。此书无殇服,因为殇服为清代《律服制》所不载。卷下内容都是先列《律服制》正文,接着引经传及诸儒之论说,只是对养母的服丧礼,道光五年(1825)重修《通礼》已改照开元礼制,因之未载。书大量采用的是《通典》及历代礼制、清代顾炎武等人的论述。但嫡长孙为曾祖父母、曾高祖父母行“承重”丧礼,本指父死者而言。然而宋代孝宗丧礼,光宗尚且在世,只不过已经退位,于是宁宗继位,对祖父行“承重”之礼,这与有关承重贯例有别,杨峒未将此事写进注内,是一缺憾。至于《仪礼》之《缌麻章》载“贵臣贵妾。”《通典凶礼十四》载:“周制贵臣贵妾缌。”马融注“君为贵臣、贵妾服也。”意即:天子以公为贵臣,诸侯以卿为贵臣,大夫以室老为贵臣。贵妾则指君主的侄娣。然而此书则认为“贵臣贵妾”是士为臣妾服丧,明显无道理:士有臣无臣尚待论定,又哪有“贵臣”可言?况且《礼记》中记载天子、诸侯对贵臣多用缌衰等吊服。《礼记·杂记》也有君主在卿大夫葬期不食肉的说法。所以“贵臣贵妾缌”当从马融之说。传世为传抄本。

猜你喜欢

  • 庸吏庸言

    二卷。清刘衡撰。刘衡,江西南丰县人。嘉庆五年(1800)由副贡生考充官学教习,历任广东新兴及四川垫江、梁山、巴县等县知县。道光十年(1830)官至河南开归陈许道。书前有作者自序和郭尚先、吴寿椿二序。据

  • 斗南老人集

    六卷。明胡奎撰。胡奎,字虚白,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胡奎尝游贡师泰之门。明初以儒学征,授宁王府教授。著有《斗南老人集》六卷。此集为永乐年间宁藩刻本,共六卷。前有宁王朱权序,说明胡奎号斗南老人的缘由,

  • 四书索解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仲氏易》条。毛氏生前曾对四书中无注解或有注而经注互相矛盾的经文疑义作有笔记,计有一百余条,名《四书疑义》,有问有答。毛氏没后其子删去答而仅存疑,汇为一编,名为《四书疑案》。

  • 横山草堂丛书

    两集,二十二种,六十九卷,附三种,五卷。民国陈庆年编。陈庆年字善余,江苏丹徒人。生卒年不详。曾任湖北译书局总纂,提调湖南全省学务,著作有《横山乡人类稿》、《汉津遗文疏证》等。丛书为陈庆年任职江南图书馆

  • 春秋穀梁传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祯(详见《易经音训》)撰。杨国桢鉴于群经烦多,初学者已难以遍读,再加上各家注疏,更使学者望洋兴叹,于是对各经略加音训,作为初学者课读之本。此书是他所作《十一经音训》中的一种。分为上下二册

  • 续修历城县志

    五十四卷。清毛承霖、赵文运纂修。毛承霖字雅云,邑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官湖北同知,保升道员。赵文运,邑人。此志乃民国八年(1919)开局兴修,历七年余,遂成志书。此时毛承霖已故。《续修历城县

  • 医方大成论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 易经颂

    十二卷。明陈仁锡撰。该书借剖析字句来发挥意义,虽取《本义》而亦有相异者。大抵据文臆断之处多,而研究古训之处少。因为陈氏本为文人,经学并不是他的专门所长。该书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始据副都御史黄登贤

  •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

    二十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事迹见《南唐二主词校》辞条。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遂辑录《南唐二主词》、温庭筠《金荃词》、皇甫松《檀栾子词》、韩偓《香奁词》、和凝《红叶稿》、韦庄《浣

  • 周易郑荀义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认为郑、荀均是费氏易学,故述两家易说合为一编。张氏称:“郑言礼,荀言升降”,其驳郑氏卦爻无变动谓之彖词,谓七八者彖,九六者变,经称用九用六,而辞皆七八,名与实不符。其论尚精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