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微庵掌录

微庵掌录

一卷。清陶绍曾(生卒年不详)撰。陶绍曾字仲甫,号微庵,安化(今甘肃庆阳)人。陶宪曾之弟,补县学生员,二十五岁而卒。陶绍曾兄弟,少年有成,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其兄陶宪曾仿王念孙《读书杂志》,撰《灵华馆丛稿》一书。陶绍曾亦仿其书,撰成此书,体例与《灵华馆丛稿》基本一致,亦为考订经史之著作,重点考订史书,详加校勘,用心辑佚,亦有音韵训诂之内容等。所考订校勘,多有可取。间有可供学者商榷之处。如《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书中谓“即后主也,即后主母也二句,盖裴注误掺入正文也。此事亦载甘后传,则弱子之为后主,甘夫人之为后主母,已见前卷,云传叙此事,不必如此重复。《通志》此二句,正作双行小字”。《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不同意这种说法,谓“赵云在蜀,与关、张并列者,即以救甘后母子之功,其他无可称述”,《三国志》“颇有微言,此二语所系甚大,后主昏庸,若使早卒,则蜀亡不致如此之速。陈寿于云传加此二语似扬其功,而实为惋叹”,“绍曾未能知(陈)寿意也,至谓前后重复,尤为不明书例”。其实,陶绍曾所说,亦可备一家之言,不必过分挑剔。可供参证。

猜你喜欢

  • 吾庐遗书

    清陶成(约1723年前在世)撰。陶成字企大。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本集是陶成子其愫所编,无卷数,皆为所作杂文。其文颇纯正有轨度,其中《象纬

  • 安素轩石刻

    二十卷。清鲍漱芳(生卒年不详)辑。鲍漱芳,字席芬,生平籍贯不详。此石刻共收自唐迄明法书墨迹六十二种,其中唐八种、宋二十二种、元二十四种、明八种,皆依墨迹入石。每册皆以隶书“安素轩石刻”标目,下附“新安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

  • 玄学正宗

    二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清人避玄字讳,故《玄学正宗》又作《元学正宗》。据《道藏》本《易外别传》一书后俞琰之子仲温跋文所述,《易外别传》原附《周易集说》之后,因刊《阴符经解》,将《周易集说》

  • 西溪集

    十卷。宋沈遘(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

  • 红楼梦

    清曹雪芹(1715-1763)撰。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一说为襄平(今辽宁省辽阳)人。他的先世本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正白旗内务府籍。他的家庭,从曾祖父曹玺、

  • 说文双声叠韵谱

    一卷。清邓廷桢(1775-1846)撰。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精音韵之学,著作尚有《双砚斋笔记》、《诗双声叠韵谱》

  • 皋轩文编

    一卷。清李光坡(1651-1733)撰。详见《周礼述注》。此集共收文二十篇,均为发挥性理、阐明经义之作。持论皆有所依,其论学主程朱理学,论理则以郑氏为主,论易则宗邵子,而兼取扬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

  • 禹贡增注或问

    一卷。清胡宗绪撰。此书署“乾隆戊午春病中杂记”,胡宗绪有《禹贡增注》三卷,此书即为《增注》而作。书中所论甚广,论四渎地势水性、论九河、论江汉形势、论三江震泽相因、论河源及三黑水,并论及读经之要以及旧注

  • 人瑞录

    一卷。清孔尚任(1648-1718)撰。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署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康熙六年(1667)考取秀才,以纳捐为国子监生。官至户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