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忻州志

忻州志

①六卷。清周人龙原本,窦谷邃增订。窦谷邃,河南柘城县人,出身举人,乾隆九年(1744)由应州知州升任忻州直隶州知州。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州杨维获。历一百五十余年而有此本。此本原为前牧津门周人龙修,周人龙升任他所后,潞安李司马摄篆谋授剞劂,则未果。窦谷邃掌知州后,以周人龙稿本为蓝本,广搜博咨,删繁而补缺,遂成此志。《忻州志》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此志全编所述,为本州一域之事。所属二县,仅于沿革绘图中,略为识别,其余均未编录,殊乖于直隶州志体例。此外,各类所述亦有混淆不清处,如山川目中,记载了赤石谷、薛云谷等,而赤石谷,薛云谷应入关隘。而关隘中则记载白马山、云中山等,使人读之,山、谷不分之感。②四十二卷。清方戊昌修,方渊如纂。方戍昌,河南杞县人,祖籍安徽桐城县人。咸丰十年(1860)恩贡,因军功保举知县,历任曲沃、潞城、闻喜、河津、临晋、阳曲知县。光绪四年(1878),升补忻州知州。方渊如字深甫,安徽桐城人,太学生。按忻州自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后,在乾隆十二年知州窦谷邃增订一次,其书仅六卷,较为简陋,而其所述仅限于本州,不涉及隶属二县。光绪四年,方戊昌掌忻州,适晋省檄文饬修州志,方戊昌见州志失修一百三十余年,于是聘前借补蒲县训导郝春龄、赵培元总司局事,并延请方渊如加以润色。历二年告竣。《忻州志》光绪六年(1880)刻本。全书四十二卷,分八类,为:舆地志:舆图,星野,疆域,沿革,形胜,山川附水利,古迹附坊表、丘墓,风俗附物产;建置志:城池,公廨,学校附书院、义学,武备附墩铺,乡都附集镇,驿传附铺递,关隘附堡寨、桥梁,寺观附养济院、义地;食货志:丁赋附仓储、税课;典礼志:祀典,坛庙,宾兴;官司志:职官,名宦;人物志:荐举,封爵,封赠附世职,笃行,文苑,科第附五贡,武科,贤良,仕籍附武阶、捐纳,忠烈,孝义,隐逸,列女(淑德、贞烈、孝妇、孝女、节孝);艺文志:艺文(奏议、赞辨、记序、传跋、碑志表、碣、诗、赋);杂志:灾祥,侨寓,附记,仙释。此编除增续外,对旧志应载而漏载者、一事而重复记述者、或应列此而载彼者,尚能详稽博采,补其缺略,删其繁芜,以趋详整,较旧志完备。唯各类载述,仍不涉及所属二县,仅在赋税、仓储二目中载列之,综观全编,有违州志体例。

猜你喜欢

  • 周易洞林

    无卷数。辑佚书,晋郭璞撰,有多种辑本。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官至尚书郎,精于卜筮,尝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载,《洞林》原为三卷。《

  • 加减乘除释

    八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号里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他生平博闻强记,识力精卓,经史历算,无所不精。数学专著有:《天元一释》八卷、《释弧》三卷、《

  • 中庸本旨

    一卷。清朱谨撰。朱谨号雪鸿,昆山(今山东诸城县附近)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前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魏一川序,称作者岁易一稿,共费时三十年方撰定此书。但此书并非精益求精之作。书前列《中庸图》十

  • 春秋三传同异考

    一卷。清吴陈琬(琬或作“琰”)撰。陈琬字宝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作还有《旷园杂志》、《通玄观志》、《凤池集》等。此书将《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中同一人或同一地而所载人名地名不同、以及同一

  • 孙子参同

    五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撰。《四库提要》云:“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名。”然王重民氏据书中梅国桢序谓是书为李贽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今从其说

  • 传习录论述参

    一卷。明王应昌(生卒年不详)撰,由其子王锬续成。王应昌字亮之,明天启进士,知交河县。清初,召为御史。著有《宗谱纂要》等书。此书皆阐发王守仁《传习录》的主要思想。因清初攻击王守仁心学者甚多,故王应昌父子

  • 支愍度学说考

    一卷。民国陈寅恪(1890-1969)撰。支愍度,晋成帝时人。他首倡心无义,又是当时格义与合本潮流中的代表。《支愍度学说考》一书,共分有六节:即计分材料,何谓心无义,心无义与格义之关系,心无义之传授,

  • 十六国年表

    二十二卷。清孔尚质撰。孔尚质,字元长,清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此编虽然是以年表为名,然而实非司马迁旁行斜上之体。其体例多不允协。例如每年但大书甲子,且以晋宋年号与潜号分注,则统绪全然背离。其书未附《

  • 己宽堂集

    四卷。明陈鎏(1508-1581)撰。陈鎏,字子兼,号雨泉,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郊)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陈鎏善书法,与祝允明、文璧先后各成一家。本集所载诗,自嘉靖壬辰(15

  • 清华斋赵帖

    十二卷。清姚士斌及其孙姚学经集刻。其中姚士斌刻前八卷,姚学经续刻后四卷。姚士斌、姚学经,生平见《白云居米帖》。清乾隆庚戌(1790)钱大昕在《序》中,记述了该帖的完成经过,并给予较高评价。姚士斌曾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