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拾遗记

拾遗记

十卷。晋王嘉(?-约390)撰。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东晋时著名的方士。《晋书》本传说他常年隐居于东阳谷,不食五谷,不穿华服,清虚服气,弟子受业者数百人,都住在山洞里。后来迁居终南山,又迁倒兽山。前秦主苻坚屡次征召,不肯出来。王嘉能预测未来之事,常常应验。后秦姚苌入长安,因预卜未来不如姚苌意被杀。此书据梁萧绮《拾遗记》序称,原为十九卷,二百二十篇,苻秦末世,因战乱散佚,萧绮掇拾残文,删繁存实,合为十卷,并为之作“录”。故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以为此书是萧绮托名王嘉所作,经后人研究考证,这是没有根据的。又宋晁载之引唐张柬之说,以为是虞义所造(《续谈助》)亦无确证。《拾遗记》是一部兼有志怪和杂事性质的古小说集,共十卷。前九卷记上古庖牺氏至东晋各代历史逸闻。卷一记庖牺、神农、黄帝、少昊、高阳、高辛、尧、舜八代事;卷二至卷四记夏至秦事;卷五、卷六记汉事;卷七、卷八记三国事;卷九记晋事及石赵事。所记人物事件诸般事物,全系神话和传说。卷十独记名山,凡昆仑、蓬莱、方丈、瀛洲、员峤、贷舆、昆吾、洞庭八山。渲染奇异景物,间记神仙人物。所叙事件虽“十不一真”,多为宣扬神仙方术、荒诞不经的内容,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帝王和上层贵族荒淫、奢靡的生活,有形象的揭露和描述。有些篇章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感情。有的则反映了我们祖先与大自然的斗争精神,如“贯月槎”、“沦波舟”等传说,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拾遗记》记载历史传闻,虽仍然具有“丛残小语”的特点,但能借一点历史传说为引线,铺陈成首尾完整,情节曲折,浓烈浪漫的故事,颇有小说意味。文字绮丽,辞藻丰茂,幻想奇特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书中所记故事,如卷六刘向校书,贾逵诵经,卷八吕蒙学《易》,白猿幻化为人,卷十采药人误入仙洞等,后人多引为故实。《拾遗记》在魏晋小说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拾遗记》的版本较多,主要有明世德堂翻宋本、《古今逸史》本、《稗海》本、《汉魏丛书》本、《广汉魏丛书》本、《秘书二十一种》本、《四库全书》本、《古今小史》本等。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齐治平以明世德堂翻宋本为底本,校以毛扆校本等的校注本,最为完善。

猜你喜欢

  • 易经浅说

    八卷。明陈琛(1477-1545)撰。琛字思献,号紫峰,福建晋江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后辞官归乡终养。嘉靖中起授贵州提学佥事,不赴;再起江西提学佥事,也没有去上任。事迹附

  • 前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陈廷庆撰。陈廷庆,字兆同,号古华,奉贤人,乾隆间进士,官辰州知府。著有《谦受堂集》乾隆五十五年(1790)七月,莅临辰阳,过桃源初游时所作。记抵沅江,舍舟而走陆路,行经桃源山下,适阴雨未散,乘

  • 木庵藏器目

    一卷。不著编书人姓名。成书年月也无记载,书首页署有丙申正月。是编所辑,系安徽歙县程木庵所藏彝器的目录,共著录五十四器。程木庵之子程守恭,曾以拓本分送给一些金石学家,故在他们的书内均录有若干木庵藏器。吴

  •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不分卷。清黄易辑刻。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篆刻家、书画家。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其篆刻醇厚渊雅,发展了秦、汉的优良传统。为“西冷八家”之一,与丁敬并称“

  • 杜诗解

    八卷。明杨德周(约1614前后在世)编。杨德周字齐庄,鄞县(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历官古田、高唐县知县。本编摘诗家之论杜诗者为第一编,即以蔡梦弼《草堂诗话》之意,推而广之。

  • 明儒讲学考

    一卷。清代程嗣章撰。程嗣章字元朴,号南耕,上元(今属江苏南京)人。全编总括明代诸儒家主要情况,介绍其源流、宗派、仕履、学说等情况。此书对了解明代儒家有一定帮助。

  • 周官旁求

    二卷。清辛绍业撰。绍业字馥十,一字敬堂,江西万载人,嘉庆进士,受督学翁方纲赏识,官国子助教,卒南学署。见江西通志。有《易图存是》、《周礼释文问答》及是书。书首有自序,以为抽取五官而充冬官不妥,主张“好

  • 古虞文录

    二卷。《文章表录》一卷。明杨仪撰。其履贯、生卒均不详。本书采古人有关常熟的诗文著作裒为一帙。有:文一卷,自梁鸿至杨舫计三十六篇;诗一卷,自支遁至王宠计四十二首;其《文章表录》一卷,文六篇,诗三首。《表

  • 医贯砭

    二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徐氏针对明清温补之风盛行,择赵献可《医贯》背理之处详加辨析,予以贬斥。明赵献可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作《医贯》阐述薛氏《医案》之说,其书以命门、真水、真火为

  • 愿学编

    二卷。明胡缵宗(1480-1560)撰。胡缵宗初字孝思,后更字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秦安(今属甘肃)人。正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出为嘉定判官,迁知潼川,历吏部郎中、安广知府、右副都统御史、山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