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救文格论

救文格论

一卷、杂录一卷。清初顾炎武(详见《日知录》)撰。是书摘选《日知录》,载自吴方震《说铃》中。潘来作《日知录》序,题其成于康熙乙亥(1695),徐倬作《说铃》序,乃称之成于康熙乙酉(1705),《日知录》成书十年后方有《说铃》。毛先舒撰著《噀书》,曾参考《救文格论》、《日知录》。可见,当时却有此书流传于世,后来才编入《日知录》中。并非时人割删,另立书名,内容多为论史之文。现有道光五年(1825)聚秀堂《说铃》本,1879年上海淞隐阁《国朝名人著述丛编》排印本,1885年《亭林遗书补遗》本,清宣统至民国年间上海国学扶轮社辑《古今说部丛书》排印本。

一卷。清顾炎武(1613-1682)著。顾炎武原名继绅,更名绛,字忠靖。弘光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圭年等,世称“亭林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曾参与“复社”及反清活动。工诗文,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地理、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皆有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此书顾炎武在广泛涉猎历代典籍基础上,为澄清和解决一些有关的历史事实和问题而作。共收录文章十余篇,包括《论史家之误》、《古人不以甲子名岁》、《史重书日例》、《史家追纪月日之法》、《史家月日不必顺序》、《以干支为年号》、《年号地名必全书》、《古人必以日月系年》、《论史家书郡县同名之例》、《史书之一年两号》、《日分十二时之始》等。顾炎武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要素(如时间、年号、纪年法、表志、地理、职方等)进行了详细而又精练的论述,并对有关的一些历史问题(如史家变乱年号之始,历史上为何有一人两地祀之现象)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其结论有其独到之处。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有清佚名辑《国朝名人著述丛书》(收录该书》之一,光绪五年(1879)上海淞隐阁铅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史学丛书

    ①九十三种,一千七百七十一卷。广雅书局编,南海廖译群总校。张之洞总督两粤时,于番禺开设广雅书局,所刻以史学著作为多,其意盖在于集成史藏。后广雅书局按四部辑收部分所刻书,成《广雅书局丛书》,上海书坊又择

  • 幸存录

    六卷。明夏允彝(?-1645)撰。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人),明末江南名士,畿社领袖。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长乐县知县,有廉能,极得人望。与张溥等人的复社通声气,为同志

  • 遁世编

    十四卷。明钱一本(详见《像象管见》条)撰。此书记古来隐逸之士,自唐虞至元,分神隐、真隐、儒隐、节隐、侠隐、哲隐、达隐、高隐、别隐九类,共十四卷。其内容甚为芜杂,且疏漏也多。如钱一本将其不知姓名的人一概

  • 三韵易知

    十卷。清朱燮撰。燮字鼎和,号饮山。是书经其戚属杨廷兹重纂。廷兹字右文,号薪瓢。所谓三韵者:律韵、古韵、词韵也。“律韵”依《韵府群玉》,并参考《佩文诗韵》,而别其同异,为作律诗绝句及律赋所用之韵也。“古

  • 文府滑稽

    十二卷。明邹迪光(1550-1626)编。邹迪光字彦吉,号愚谷。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福建副使、浙江佥事。著有《郁仪楼集》等多部。此书选自周、秦迄于唐、宋寓言俳谐之文,故以“滑稽”

  • 介庵经说

    九卷。即《九经集解》。

  • 巽峰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明尹襄(约1525前后在世)撰。尹襄,字舜弼,号选峰,江西永新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著有《巽峰集》。是集凡十二卷,诗五卷,文七卷。集前有嘉靖十

  • 说文谐声谱

    九卷。清张成孙(生卒年不详)撰。成孙字彦惟,武进(今属江苏)人,张惠言之子。是书本惠言手创,书未成而惠言卒,成孙承其父业补撰而成。参见《谐声谱》。原书五十卷,今本九卷,乃是由龙启瑞所节录者。启瑞子继栋

  • 文王受命改元称王辨证

    一卷。清蒯光典(1857-1910)撰。光典字理卿,一作礼卿,安徽省合肥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淮扬海道,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官。曾师事张之洞,受张之洞聘主持两湖书院。在教授某君撰“文王受命改

  • 茶寮记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平原题跋》)撰。是书是陆氏罢官家居之时,与终南山僧人明亮同试天池茶而作。书中内容主要分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则,每则仅寥寥数语,不过寄寓心意而已,不可供考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