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敬和堂藏帖

敬和堂藏帖

四卷。清李鹤年辑。李鹤年字子和,奉天义州人。在光绪间为河道总督时刻此帖于开封官署。此帖收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王铎书各一卷。摹刻者为江西黄履中,字垣园,幼时家贫,牧牛于携刀入山中,就石上镌字,久之锻炼精熟,遂成刻石高手。及官河东为李鹤年刻此帖,保为道员。贾秋壑摹《玉枕兰亭》,酬其以“勇爵”,黄氏遂以此术跻身通显。今此帖之石在北京,四家墨迹流传尚多,所以石本不太为世所重。文征明、祝枝山皆有墨迹可寻,摹刻亦易,而董其昌飞行绝技,一般工匠无从捉摸,黄履中铁笔银钩,竟能曲传其妙,如蜻蜓点水,游丝竑空,奏刀极其微妙。恍见董思翁濡毫运腕。有义州李氏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题镜

    不分卷。清汪鲤翔撰。是书首有自序及例言。说四书者,宋儒专讲义理,因其时未有帖括。明儒于义理外兼求口气,为帖括用不得不如是,然对经传义蕴也非绝无关涉,鲤翔是书即此类。自序谓“作文为讲书表章,讲书为作文根

  • 金石古文

    十四卷。明杨慎(1487-1559)辑。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本书上起古初,下迄于汉,皆采金石之文。但真伪错杂,疏漏甚多。如阳虚石室仓颉文、岣嵝

  • 汶阳端平诗隽

    四卷。宋周弼(1200-1257?)撰。周弼,字伯,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周文璞之子,自幼博闻强记,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在浙东一带为官。嘉定十七年辞官而去,周游江湖。著有《端平诗隽》。此集为周

  • 周易大衍辨

    一卷。清吴鼐撰。鼐字大年,号拙庵,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吴氏以为说易大传大衍之数者自京房以下凡十三家,皆出于支离附会,唯元儒石涧老人之说得之。故罗列诸家之义加以驳正,而折衷于孔子。谓太极一而已,衍而为

  • 邃谷集

    十二卷。明戴冠撰。戴冠生平及事迹见《礼记集说辨疑》条。此书为明代诗文别集,共十二卷;前有任仲干序,末有张鲁后识。并有明抄本传世,款式、卷帙与嘉靖刻本相似,从嘉靖刻本著录。《四库全书》馆臣评其集说:“冠

  • 偃曝谈余

    一名《偃曝余谈》,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书首陈继儒自跋云:“余入冬喜负暄读书,已渐相昵。往往狎夏日鼾睡以为快。庶几有鲁恭士阳之意与。客笑不能从。云:‘王僧达云:寒荣共偃曝。孟浩然云

  • 六咨言集

    见《咨言》。

  • 读易传心

    十二卷。清韩怡撰。怡字云卿,江苏丹徒人。此书依费直传例,以十翼解说上下经,更以卦辞、爻辞互相发明。以解解经,遇有不通,则又旁引子史他说。此书历时八年始成。今存嘉庆十三年(1808)木存堂刊本。

  • 易学变通

    六卷。元曾贯(生卒年不详)撰。曾贯,字传道,泰和(今属江西)人。天历元年(1328)举人,官绍兴府照磨。元末弃官家居,后御敌战败而死。著有《易学变通》、《四书类辨》、《学庸标目》,后二书皆湮没不传。该

  • 堇山集

    十五卷。明李堂(1462-1524)撰。李堂,字时升,号堇山,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累官至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著有《堇山集》。是集因鄞县有赤堇山,而李堂曾居于其侧,